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于功能性书籍,他人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等是否能替代自身的阅读?
自己的,思维,读书笔记对于功能性书籍,他人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等是否能替代自身的阅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开门见山的说吧,一部质量不错的书都可以给人以启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认知度和认知内容肯定会有不同,那么这时候别人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其实应该是一个导向性的作用,让你更好的开拓你的思维深度,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最终要培养的独立的思考独立的人格,所以最终你会不自觉的形成自己的文字或非文字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无论什么书,无论什么人写的注释,你也只能当参考,可能那个人的学识比你好,阅历比你多!但那是他的,没有两个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独特的!功能性书籍,你希望摄入什么样的知识也只能自己去寻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那种书籍
如果是做题一类的书的,我觉得并非完全不可行。
你总结的没有比人好的时候,就能利用他人的思维导图。
然后通过他人的思维导图,进行自我的疏导。
这疏导的过程,其实还是要你自己想一次内容,只不过有了思维导图,你疏导的过程相比之下,应该快了些。
如果有事倍功半的方法,我建议你去用,当然还是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你如果能自己去总结的话当然是最好的。
思维导图起的是一个辅助作用,最重要的还是努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任何一次阅读都是读者的再创作,所以答案是否定的。每位读者都有自身的知识与情感认知,在阅读任何文本时又会有自我的认知和情感的投射,结合文本产生新的认知和感悟。很多名言也是这样阐述的,比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功能性书籍是指那些指导解决某一问题的书籍,是专业人士对某一领域知识和技能的系统阐述和总结,比如关于健身方法的书籍、关于养花养狗方法的书籍。
他人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并不能完全代替阅读者的自身阅读,但是这些笔记和导图确实能提高阅读者的效率,帮助阅读者更快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理由如下:
每个人的见识和理解都不一样,他人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只是他对这本书的片面的记录和理解,并不一定能展示出书全部内容。如果不读原文,可能会遗漏很多重要的内容。
只有原文能反映出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框架,在专业领域,只有作者才是最权威的,所以非常有必要读一下原文。
要参考别人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自己读原文只是以自己的视角看这一问题,再参考别人的读书笔记,就多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这样可以丰富了自己的认识。
要做好自己的笔记和思维导图,要主观上对这本书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这样理解的才深刻。
所以我建议搭配着原文和别人的读书笔记一起看,同时也要做好自己的笔记和思维导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得分析情况下。部分是可以通过别人的笔记或者思维导图进行学习,
但只是部分,如果你所有的学习方式都是通过别人整理的笔记方式进行学习。就无法培养出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完善自己的一套解决问题方式,自己写出来都是一些自己能记住的东西,而且对记忆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单纯的只是把别的拿过来进行学习,有些是不适合自己的,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理解不到,或者忘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觉得,别人的感受永远替代不了你的感受。别人的阅读过后记下的笔记是对自己收获的记录。有的东西可能别人懂了或者觉得不重要随意不会留在笔记里,但对于我们而言却可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个人认为,别人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是不能替代自己的读书感受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