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红楼梦中贾元春从什么时候失宠,有什么暗示?
元春,红楼梦,老太红楼梦中贾元春从什么时候失宠,有什么暗示?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年初一日也不白过,大姐姐占了去。怨不得她福大,生日比别人就占先。又是太祖太爷的生日。
探春说得太祖太爷无疑是贾源(有人认为是探春前七代祖宗并不对)。元春是贾家回光返照,秦可卿说“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一点都不差。元春之前贾家虽然衰落,再维持几世富贵不成问题。可元春省亲彻底敲响了贾家灭亡的丧钟。百万家私换来一座大观园,吃不得,卖不得,贾家彻底败落。
【二】
宫中老太妃先病后薨是贾家这种四王八公老功臣衰落的信号。老太妃是皇帝隔辈人,与宁荣二公一代。
老太妃不确定是否出身四王八公之家。作为见证了开国功勋的同时代人,老太妃很可能是硕果仅存的历史见证人。老太妃一死,贾家就彻底成了焦大,曾经的功勋只存在于自己宣扬和传说中。对现在的皇帝和执政者来说,没有对创业的感同身受。老臣们活在往日功勋中不愿警醒,皇帝奋进的新时代也看不上老臣“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样子。两面可谓相看两厌弃!
老太妃一死,贾家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信号就是太监开始接二连三打秋风。作为元春在宫中的靠山,老太妃一死,贾元春在宫中声势急转直下。
【三】
老太妃薨了,贾元春失宠,深深影响了贾家仅剩的气数。作为贾家的焦点,王熙凤煊赫的风光也随之而去。小产流掉的是最想要的儿子,由此带来缠身不去的下红之症,反反复复,想再怀孕生孩子难比登天,人生彻底无望。
王熙凤的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五十四回后“三人木”开始。与贾琏的关系逐渐落于下风,最终害人害己被休,“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的兴衰是贾家的缩影。王熙凤一心想生儿子而不得。为此不择手段,严防死守排除异己。贾家同样如此,为了中兴贾家,送元春进宫,与北静王结党,拥护太上皇旨意,与皇帝貌合神离阳奉阴违。秦可卿葬礼,贾元春省亲,都是贾家不轨的做法。
王熙凤明知道丈夫贾琏是她的依靠,却依然选择对立。贾家明知道皇帝才是他们的依靠,也选择对立。皆因他们都不是唯一的选择。一旦站不住自己的位置,极容易被淘汰。所以,王熙凤的焦虑,也是贾家的焦虑。王熙凤流产失去所有希望,也隐喻贾家中兴再无希望,彻底被时代抛弃。
王熙凤被休,贾家被抄家。这一切都从五十四回的春节结束之后开始。而五十四回和五十五回作为红楼梦的分界线,五十四回前代表兴,五十五回后代表了亡!古人大年初一是一元初始,除旧迎新。可惜贾家不幸成了被除去的旧!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概是宫廷戏的影响,总觉得抄家获罪,是由于后妃失宠,就像甄远道被贬与甄嬛失宠联系、年羹尧失势同时华妃失宠、安陵容失宠后安比槐也丢官丧命一样。《后宫甄嬛传》里的情节,大部分是合理的,但要把它推广开去,用它的思路解释《红楼梦》,就未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要说元春失宠,先得看看元春得宠。元春得宠过吗?很难说。当初进宫,并不是由于她的美貌过人,而是“因贤孝才德”;进了宫的职位,是“女史”这样一个分不清女官或是嫔妃的名号。她得宠吗?
后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不管是“尚书”也好,“贤德”也好,从名号中就可以看出元春的晋封,是由于才学品性。这能证明她的得宠吗?就像《后宫甄嬛传》里的敬嫔,无宠无子多年,只是为了平衡华妃势力,也有可能忽然被册封为妃。
元春省亲是作品中最大的盛事之一。能这样“衣锦还乡”地省亲,是否证明元春的得宠?贾琏说过“现今周贵人的父亲已在家里动了工了,修盖省亲别墅呢。又有吴贵人的父亲吴天佑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同期至少有三名后妃省亲,还不算娘家不在京城、或者在京城却没有直系亲属的。这能证明元春的得宠吗?
既然不能证明得宠,也就不存在失宠之说。有人拿忠顺王府索要戏子说事,证明元春失宠。他们似乎忽略了长史官说蒋玉菡的一句话:“一向好好的在府”:蒋玉菡本来就是忠顺王府的家伎。就像贾府之中,潘又安离家出走,“如今打发人四处找他呢”。贾府并没有顾忌潘又安是否逃到忠顺王、北静王府上,就不去追查吧?
有人拿夏太监的敲诈来说事。但夏太监派人来要二百两银子时说过:“上两回还有一千二百两银子没送来”,敲诈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也不止于最近一段时间。这能证明失宠吗?又何止是夏太监,当初元春省亲过后,派小太监传送灯谜,之后说“太监记了,领茶而去”。什么是领茶?端着一杯茶离开?不怕泼洒吗?喝一杯茶再走?有这闲心吗?不怕忘记了贾环的答案吗?还是领了“公公辛苦了,这一点小意思,喝杯茶吧”而去?贾府对内监,肯定有常例的付出,是敲诈,还是赏赐,只是说法不同而已。至于元春得宠失宠,与此并没有直接关系。
又有人拿孙绍祖虐待迎春说事:如果贵妃没失宠,他敢虐待贵妃的堂妹吗?但是从议婚到出嫁,虽然匆忙,也不止一天两天,至少是几个月的时间。难道在这过程中,孙绍祖就没打听过元春是否得宠?还是原想着娶宠妃的堂妹,娶回去才发现宠妃失宠,于是家暴妻子以泄愤?这也太不合情理了吧?
再说贾府抄家,是否与“失宠”有关?但是如果元春不失宠,皇帝严厉追究宠妃的娘家,不是更显得大公无私吗?《红楼梦》一涉及皇家,势必歌功颂德、诚惶诚恐。在写贾府获罪的时候,是用“皇帝因不宠爱妃子而迁怒其母家”好呢,还是“外戚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大公无私好呢?
总之,元春是贾府盛筵的富丽堂皇的背景。有这背景,盛筵更热闹些;没这背景,盛筵也还要继续。到了盛筵难继的那一天,你指望背景出来挽大厦于既倾?那未免太高估元春的本事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30多岁的人求职时,少有公司回复,这是为什么,30多岁的人就只能自谋职业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