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
孩子,儿童,父母如何看待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赚钱是一方面,但这钱来的不让人舒心。因为不出门就没有钱,不像公务员,到了一定年纪退休了就有退休工资作保障。打工,是一份让人没有安全感的工作。
家庭问题是另一个方面,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留在家里的孩子没那么让人省心了。不是打架,就是抽烟,要么旷课,成了问题少年。我们也想将孩子带在身边,可怕孩子在外吃不了苦,就留在家,让老人带。事实是什么样的呢?钱没挣到,孩子也毁了。看着那个即将步我们打工后尘的孩子,我们在内心问自己,这样忙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让孩子成为下一代农民工?让他们和我们一样,出最大的力,挣最辛苦的钱,过最辛苦的日子?
有时,我们在想,在家看孩子和出门打工是不是相互矛盾的。看孩子,就不能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出门打工,就不能在家看孩子。不能教育孩子,不能引导孩子。
其实,身在现代社会,可以给孩子更好地引导。比如经常打电话,和孩子发视频,让他们知道我们在外的辛苦,不容易。让他们在家好好学习,以后不要过这种日子。给钱,不给养成他们大手大脚的习惯。往往是农民会养出巨婴,养出假的富二代。
站在留守儿童的立场来看,是该和父母在一起生活,还是让他们出去打工我们在家生活?造成的后果就是跟在父母身后笑还是站在父母哭?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谁能给我正确地回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现在的农民工超过2~3亿之多,有多少留守儿童无法在父母的陪伴下正常成长,许多农民工也有自己的苦衷,因为家里穷,万般无奈只好远走他乡打工挣钱,许多人都觉得想过上好日子只能暂时离开孩子,等挣够钱了再接孩子到城里接受教育。可孩子在自然而然长大,教育缺失,等长大之后真的还能再弥补教育吗?这个答案只有他们自己清楚。农民工赚钱养家,遭罪的是留守儿童。
1、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长时间与孩子分离,对孩子甚少关心和教育,造成了父母教育的缺位。另外由于自身文化素质水平的限制,不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发展,更多地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手段,以为这是行之有效的方式。若感觉对孩子有亏欠,就用物质的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爱,于是就形成了”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
2、家庭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留守孩子”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爷爷奶奶们有时监管不力,会出现一系列“留守综合症”, 亲情的缺失使不少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这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和心理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
3、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后果。
留守儿童终有一天要成为大人,可如果在他们成长初期,没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其社会角色的培养势必不够健全,将来在融入社会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从人际交往,对人的信任度,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会表现出过激行为,无形之中给社会带来一些不安定因素。
现今世界快速发展,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农民工,农民工朋友也不断涌入城市寻找美好的生活。这一团体越来越庞大,那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如何让农村留守儿童获得更好的家庭教育,是国家、社会各界与农民工朋友都需要有效介入和关注的问题。
在职场多年,看到了许多年轻人的成长过程,最近也一直在思考教育与职业规划,对未来职业生涯影响的问题,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作为曾经做了十几年留守儿童的我,通过大学期间的毕业设计,对农村留守儿童有以下看法:
文中提及的《最熟悉的陌生人》视频,可搜索关注《归德城事》进行观看,谢谢。
由偏远贫困的农村地区转向繁华富裕的大都市,因此,在中国的农村就产生了相当一部分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孤独的守候,少有依靠。对于这些孩子而言,父母已然质变成为一年两年才露个脸、见个面的符号和概念。《最熟悉的陌生人》是以电视纪录片的形式来展现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心理问题以及对于父母和未来的美好希冀。
这部作品所拍摄的地点是在我的家乡——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毛固堆乡后张楼刘庄村。之所以确定在自己的家乡拍摄留守儿童题材,不仅仅是因为对地点的熟悉,更多的是因为我有过被留守的经历,可以感同身受。从我八岁开始,那个时候刚上小学,父母就出去打工,这种被留守的日子一直持续到2015年6月,整整15年的时间,那种既想念父母又埋怨父母的错综复杂的心情简直用语言无法表达,虽然内心明白父母在外打工的不易,但心中也不乏有些心酸,因为相对于别的孩子来说,我的童年是空白的。
相信这些孩子的童年也是毫无生机的。平日里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他们内心倍感孤独,加之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由于爷爷奶奶文化程度偏低,不能够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指导,就会促使他们出现厌学、叛逆的心理。
一个电视作品的主旨思想则传达出整部电视作品的思想内涵,使主题得到升华。《最熟悉的陌生人》主要是通过对主人公日常生活的拍摄加之采访,来展现作为留守儿童的主人公的生活状态以及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传达出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升华主题。
贫困,与人类相伴而生。是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时代都无法逃脱的梦魇。它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名词,而是被每一个国家赋予了社会学意义。它似乎是上天专门为我们设下的魔咒,召之即来却挥之不去,始终弥漫在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每一处空间、每一个角落。它有着无数的特征:荒凉、贫瘠、疾病、灾难......贫民窟、棚户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这些都是贫困的“子女”。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就业岗位的明显增多,大量的用工需求,让中国大地出现了一亿多只每年迁徙一次的“候鸟”。他们没有翅膀,没有羽毛,没有自己城市的天空。他们从贫困温暖的故土飞向富裕冷漠的都市,即便孩子把他们当做最熟悉的陌生人,但他们依旧坚持飞翔,只因生活的窘境让他们也别无选择。
上一篇:商用油炸锅怎么快速清理干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