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认为什么是打油诗?打油诗应该如何界定?
打油诗,顺口溜,平仄你认为什么是打油诗?打油诗应该如何界定?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何谓打油诗》
有人认为打油诗是专属于民间俚俗的诗体,似乎与文人诗作不搭界。我不同意这种定义。首先,打油诗是一种文人与民间共享的韵文形式。许多文章巨匠、诗词高手都写过打油诗。例如苏东坡曾讽刺政界依靠裙带提携子弟,滥竽充数"我盼儿孙愚且鲁,平安做官到公卿",竟与百姓的呼声一致"他爹当官娃升遣,老子卖盐娃卖炭“。以上例子说明文人与百姓有时有共同的情绪表达,都在暴露、讽刺社会生活中的某些阴暗面,一些不平事。我们不妨把这种表达负面情绪发泄的韵文形式叫打油诗。第二、顺口溜可认为是民间俚俗诗体,但它不一定是打油诗。例如唐朝张打油所写"江上一笼统,井上里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并没有涉及其负面情绪发泄,显然称其诗歌为打油诗是不恰当的,因而就不能认定张打油为打油诗鼻祖。最多认为他是顺口溜的先民,亦不可认定为顺口溜鼻祖,因为至少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种民间俚俗诗在张打油之前早已存在。第三、打油诗的"油"特指以揭露、讽刺为内容的负面情绪发泄。例如古诗"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滿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应当祘一首打油诗。又如"牛出力来牛吃草,东家吃米我吃糠。“属于打油诗的核心句。由以上举例可以者出,打油诗是一种内容表述,并不具有形式表述的具体意义。而顺口溜具有独立的形式意义,与文人写的诗可从平仄、囗语化等方面适当降低要求。即使是顺口溜也有个方向选择,是趋于格律诗的节奏,还是趋于现代诗的气韵布局。第四、打油诗普遍性探索。旣称某诗打油,总该有个范围和历史起末。从人的本能上说来,应当人人都有负面情绪,古人有,今人更宜感受,古代社会有,现代社会也有。所以指定谁为打油诗鼻祖,何种形式为打油诗必备形式,都是不适当的。
以上为个人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讨论。
咸阳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句老实话,在古诗中,打油诗是没有地位的。唐宋以来有过《打油诗集》吗?历代名家《诗选》中有过入选的打油诗吗?都没有!因为历代名士认为打油诗不入品。嘲笑不佳诗作常称打油或恶诗。这里的“恶”字可作丑模样解。所以文人常以“奉上打油诗一首”作自谦的推荐。此外,许多诗词闲话中,也常常引述打油诗说事。因此,自谦说:“我这是打油诗,”实则並非打油。而自认为是诗之上品的格律佳作,往往却是打油。这一点,真是“事不在人为”。我举个笑话为例:
舊曰,四秀才同饮于茶肆,相顾甚欢。甲曰:值此佳日,何不以诗誌之?众称:善,即请起韵!甲以扇笑指桌上壸具,吟曰:“远看一把茶壶”。乙继之,即高哼:“近看还是茶壶”!丙应声而曰:“越看越是茶壶”。秀才丁隨即以“不看不是茶壶”结句。此一六言诗成之后,四人大笑,互讃高才!瞬间面目相窥,驚讶不已,皆叹呼:以我等此般诗才,必不久人世。于是四人同奔寿材棺舖,言欲购置四具棺木。店主异之,诘问诸人。众秀才据实以告,店主闻之大笑,即曰:“敞店棺材仅有一具,我留作自用,只恐为诸君笑死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遵守一定的框架,但是又不必拘泥形式,随性随意而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55条/2页上一篇:用一种花来形容你自己的品格、经历和形象,你会选择哪种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