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些年轻人缺乏方言表达能力,引经据典的时候往往使用普通话,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方言,普通话,引经据典有些年轻人缺乏方言表达能力,引经据典的时候往往使用普通话,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非语言专家的个人观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再正常不过了。现在方言基本上局限于日常口语交流,大多只用于吃喝拉撒,生老病死等最基本的日常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啥问题啊。。。不说普通话。说古汉语你听的懂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引经据典咋用方言啊?我这初中文化水平,字面上,我知道引经据典的意思,可是我不知道哪句话算是引经据典,上小学班级里墙上贴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天才来自于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这算是引经据典么?反正我是东北人,就算是引经据典,应该也说普通话吧,用东北方言咋引经据典啊?就算是引经据典了,还能是原本的意思了么?对不起,让各位见笑了,其实我没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哪句话算是引经据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觉得,在家和家人交流能用方言尽量用方言,显得亲切。正式场合还是要用普通话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说方言,多少普通话。方言必须消灭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说的是你自己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方言表达能力差是方言学习不系统造成的。我们运用方言基本是在家里,以口语的方式表达,语句和词汇比较随意和散乱。这是方言的语言研究和教育的明显缺失造成的,也和年轻人不爱琢磨和研究有关。比如粤语方言有许多俚语,有的意思和其他语言类似,在词语互换的时候一时就对应不上,卡在那里,没办法就只能插一句其他的方言。香港人就很明显在说话时飚英文单词,就是这种情况。在普通话教育主导的当下,广州孩子熟悉普通话,转换粤语时也不奇怪夹杂普通话。这个需要专门训练,可以改善。比如听粤语长篇小说,用粤语读课文等。平时还可以琢磨普通话的词怎么对应粤语才贴切,或粤俚语怎么对应普通话。举个例子:粤语俚语的昂鸠鸠,用普通话要怎么对应呢?是傻乎乎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这个问题是国家推广普通话后出的效果,很好啊!如果大家都各自还是讲方言,沟通起来多难呀?平时交流就困难,更不说引经据典了,说的大多数人都听不懂不等于废话吗?现在社会进步了,人们不都是在一个地方学习成长生活不挪窝,国家地域辽阔,东西南北中,各地方言都不一样。可学习生活又都互相迁移交往,没有统一的普通话,怎么交流?当然,同乡间可用方言更觉亲切些。回到家乡自然各自都说方言了。学校从娃娃抓起学说普通话是对的!家乡方言因有语言环境,小朋友不用学听听就会了。恰恰是普通话在学校由老师督促着学,才能学会。对孩子以后出门上大学,外出工作能与别人沟通交流打下语言基础。赞成从幼儿园就学说普通话!
上一篇:2月26日湖人可以击败灰熊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