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如何看待“宅”这种生活方式?
自己的,的人,社交你如何看待“宅”这种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如何看待“宅”这种生活方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现在国内的情况来讲,“宅”这个名词至少包括了三种歧义:
Neet——家里蹲、啃老族。恐惧社交、逃避社交的人群;
Otaku——御宅族。本意指热衷于ACG文化的人群,现在已经引申为泛指某项目事物的狂热爱好者;
ACGer——二次元众。在Otaku词义发生演化后用来特指ACG文化爱好者。
只要按定义细分的话就很容易去做区别。
如果题主的“宅”指的是neet。
比较典型的neet例子有《欢迎来到NHK》和《四畳半神话大系》里的男主,是以不善社交、恐惧社交、逃避社交为特点的,用精神病学的话来讲就是“社会功能不健全”。不止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心理状态,“把自己的心封闭在宅中”。
那么伦也显然不是neet,而且也没有表示过自己是neet,所以也不是“伪宅”。 而题主虽然自称“对宅的社交圈不感兴趣”,但来提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是“参与宅文化圈的社交”,所以勉强可称是伪宅(伪neet)。
如果题主的“宅”指的是Otaku。
比较典型的otaku例子有《现视研》里的诸位以及《命运石之门》里的桶子。在一个爱好圈子里达到一定的成就和高度,将自己的爱好极大程度融入了自己生活的人,才能被称为otaku。Otaku更乐于处在能令自己沉浸于爱好的环境中,多半是呆在室内里(御宅),但不是为了逃避社交,甚至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很乐于社交,包括在网络上和现实中。
Otaku原本同neet一样是贬义词,但现在反而成为了一种具有一定门槛的身份了。Geek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otaku的一支。
那么能够出于自己爱好参与社团来制作游戏的伦也应该是称得上otaku的,不是伪宅;而题主如果对自己的爱好完全说不上狂热,但是平日里以otaku含义的“宅”来自称的话,那么可以算作“伪宅”。
如果题主的“宅”指的是ACGer。
这个的门槛就很低了,像《俺妹》里的几位已经属于是比较高阶的ACGer,在往otaku冲了;但就算只是平日里追个番打个游戏的小学生,自称ACGer也完全没问题。甚至说只要能接受这种文化就可算作门人了,和擅不擅长社交、加不加入圈子没有关系。
那么伦也无疑依旧算是个宅,而题主如果其实根本不喜欢动画和游戏,是在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这些东西,那么可以被称作“伪宅”。
这三个类别当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互有交集的,比如一个neet可能是个终将翻身的otaku,但更可能是个靠看动画打游戏混吃等死的ACGer。所以才会混淆在一起。如何区分全凭站在什么视角去看待。
但从根本上来说,我个人反对这种将人“标签化”的行为。
有人提到冈田斗司夫的《阿宅,你已经死了》,我认为这本书非常糟糕,强烈建议判断力不健全和对宅文化不够了解的朋友不要去读它。冈田本人根本不是御宅族,而是个利用别人爱好来做生意的商人;而他口中的所谓“御宅族”也从来不是宅人群的主体——他利用了“宅文化”这个标签达成了个人目的后又用这本书将同一批人重新打入深渊。
不论哪种“宅”,都有两类——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是宅的人和害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宅的人。前者是害怕因为这一身份带来的偏见,后者则是企求通过这一身份来获得认同感。实际上我倒觉得前者正常些。
“宅”和“五毛”“美分”一样,本来就不是什么光彩的称呼,即便现在贬义的意味已经淡了,但用这种标签来给人扣帽子、下定义依旧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如果说用这种方式来区分他人是出于社交成本考虑的话尚且可以理解,但是用这种标签来自彰就实在有些妄自菲薄了。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都是具有多面的复杂集合,不论是了解自己还是了解他人,拘泥于一个属性而自喜自卑难免是幼稚的行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就很宅,曾一度很享受这种生活方式,感觉很舒适,认为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岁月安好吧!我是一位女士,我宅到什么程度?可以一个月不出门,除了一周倒一次垃圾,衣服鞋子日用在网上买就不说了,我连买菜都是深更半夜下单,次日清晨等人送货,房东还以为我出远门了!
宅的后果是什么?我竟然怕看到阳光,不愿意接电话回微信(除了快递和外卖),有朋至远方来竟无感,说话不利索,头脑不灵光,哇咔咔,就是自闭到麻木,最严重是不敢照镜子,肥到不忍直视,怀疑人生!不玩手机时会有很深的危机感!
岁月如梭,社会也在高速发展,宅到一旦出门发展街已不是那街,店也非那店,朋友们也今非昔比,我却还是以前那个我,除了更邋遢……
2019年终于结束了宅的日子,走向阳光的生活。宅友们,出来晒太阳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宅居,是部分年轻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之一。我认为宅居即有弊端也有优势,不能一概而论。
它的弊端:
第一,生活作息紊乱,日夜颠倒,对健康不利。长此以往,会出现头晕、体态要么肥胖要么消瘦的极端、性情波动大。
第二,饮食无常,三餐不定,将就吃或者喊买外卖或者吃泡面,长此下去,肠胃功能会失调,从而出现营养不良。
第三,真实的社会交往能力会降低。人是群居的社会动物,与他人应该保持适当的交往度才是正常的。长期宅在家里,大大减少了与他人交往的机会。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害羞、自卑、恐惧、表达不清、心理封闭等问题。心态、观念、思想、行为,都会越来越与社会脱节,从而走向自闭。
第四,就是会降低身体的抵抗能力。因为久居房间,缺少阳光照耀,空气流通性差,运动范围窄,长期下去,抵抗力就会下降。
宅居也有好处:
第一,不受干扰。有些工作是需要静下心来完成的,那宅居下来就可以不受外界不受他人的影响,有时间和空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儿,学习更多的东西。比如说整理资料、写作、反思、作品的构思、活动的策划等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