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现在对联时会说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声为平?这是什么意思?
对联,平仄,下联为什么现在对联时会说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声为平?这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对联非常讲究平仄,到现代有许多对联稍开放点,当然,无规矩不成方圆,仄起必平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半知不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理解,也就是有放有收,对联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的字音如果是平音,那么下联的最后一个字还是平音的话,即分不清上下联了。如果下联是仄音的话,读完上联再读下联,感觉调变高了,没收回来,一点没有美感。假如反过来上联最后一字是仄音,下联为平音,先放后收,读起来就好听,朗朗上口,更符合人们的审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字的读音有五种,阴阳上去入声。但入声大概从南宋开始就消失了。因此文字的读音基本只有阴平(对于于拼音的第一声)、阳平(对于拼音的第二声)、上声(对应拼音的第三声)、去声(对应拼音的第四声)。我们现在也没有办法完全根据古人的音韵来讲求对仗,但一般情况下,对联的上联以仄声收尾(包括上声、去声两声),下联以平声收尾(包括包括阴平、阳平两声)还是基本要遵守的规则。其实自己找一副对联来读读就能体会那种感觉了,如果下联以仄声收尾,那么朗读时就会在读完最后一个字时戛然而止,而不是一口气缓缓地吐出来;反正来,就能够在抑扬顿挫的激昂之后,长长地拖着余音。感觉自然是很不一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的:对联应该是对仗工整的,再次要有意境,就是简短的一句语言文字能说明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种景象、…。至于平仄只是出句人对对句人的要求而已,不是所有对联都要仄起平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店里,互联网上都有这方面的学习资料,如;《对联基本知识》通过学习便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没有这个常识,是现代人都不学了。
现代汉字拼音中的声调: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在古代分别代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阴平和阳平被称“平”,上声与去声被称“仄”,平仄相互使用使文字读起来更具有音乐感。古人在写文章作诗词时都会注意“平仄”的使用,增加格律的美。就如同现代人写作时也会注重文字声调的运用。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典型的文字游戏,文人之间相互“斗法”,会经常用对对联来相互请教。所以古代要想真正这东西,估计这个就是常识了。现代多用音调去说,不讲平仄。
对联的上联用仄音,上联只说了一半并没有说完,还有下文要说,用仄音,这种情绪波动比较大边未完待续,下联用平音,是作为一个收尾的态势,平静自然。
现在的对联好多没有那么严格了,好多上下联都是平音,所以许多人也就不讲究了。不过好的对联还是有平仄之分比较好,让人读起来更有韵味。美的东西不是本身不美,只是我们不懂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仄起平收是写对联约定俗成的规律。
上一篇:《完美世界》中你们最喜欢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