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自学中医,从何学起?
中医,黄帝内经,西医如何自学中医,从何学起?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学会讲故事是中医入门的必备课程,不会讲故事的中医,就不是一个好巫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中医要拜师,拜的是传统中医。而不是执业大师。拜传统中医为师,能学到治病的真本领。执业大师早以西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中医要拜师,拜的是传统中医。而不是执业大师。拜传统中医为师,能学到治病的真本领。执业大师早以西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学药,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太多,药材的质量就先影响了治疗效果,除去相关的中医用药理论,还要了解鉴别各种临床常用药材的好坏优劣,太抽象。
如果从实践出发,学以致用的角度看,那么学针灸是最优之选。
《黄帝内经》,尤其一部《灵枢经》基本就是围绕针灸而作。针灸便于实践,效果突出,可操作性强,能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再者,即便不会用针,也可变通。古云: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刮痧拔罐按摩点穴等等这些外治方法都要在经络理论指导下运用。就算不能从医,作为业余爱好,对于自身与家人的保健也极为方便。
无药可用,无医可求时,用于自我与家人的防护,可说是能无中生有,哪怕仅凭一双手也可为用。
我当初自学,无人指导,初学课本教材,不知所云。后幸而能从针灸歌赋与黄帝内经入手,再跟师大量临床实践,反复体悟,方入医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学西医的,中医是我的爱好,我觉得学医最重要的最先要学习的应该是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如果没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不要学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医西医各有长处。我有一个患者,长年拉肚子,着凉或者吃点寒凉的就腹痛,腹泻,用西药,口服还是点滴,只能缓解疼痛,但是过后遇寒凉该拉还拉,而且因为长年用西医解痉止痛药,肚子很少排气,并伴有痛经,手脚发凉。给她艾灸脾俞,胃俞,大肠俞,中脘,神阙,天枢,关元,足三里,一次一个小时,两次就痊愈了。当然中医讲因人而异,因病而异,有些人治疗方法不一定和她一样,时间也可能会长一些。但是中医的确治了一些西医很难治好的病。再举例一个患者,西医说一个女性没什么毛病,但就是怀不上孕,中医诊断宫寒不孕,艾灸2个疗程,中医把脉宫寒消失,也顺利怀孕。学中医先学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藏象,六淫,经络,脉象,舌诊等,《中医基础理论》书店和网上都有卖的。初步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之后,再根据个人喜好和意愿,选择中医外治,还是口服汤剂。中医外治,主要是针灸,艾灸,推拿,包括小儿推拿,刺络,拔罐,刮痧等。口服汤剂就看汤头歌,本草,十八反,经典方剂等。学了之后自己有个小病,可以试一下,有的时候真的是非常的灵验,而且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可能也比西医药少的多。学点中医不仅仅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有益,而且中医还是一种文化,中医的大局观,整体观,辩证对待事物,相生相克,对个人的思想和修为也是很有好处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昨天正好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医怎样自学。下面再补充几点。一是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学,如已经是专业的院校生毕业了,或者是兴趣爱好,或家人多病久病等等。二是看你站在什么高度学。初中高中,大学毕业,已经是医生等等。不管是站在什么角度,什么高度,中医基础必须弄懂,这是关键。中医基础包括现代中医教学的各种教材。弄懂当然不可能,重点是背熟记熟。二是多读百家学说,勤临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读经典,这是成名成家,也是真正弄懂中医的前提。中医与西医大不同,西医重在学了用,中医重在学而悟。余大抵总结出中医可以分三段九层,但必须学到第六层,六层以后,在临床上看病还是有一定的水准的。说什么中医是巫术,是伪科学,真正有人学到了这一层,这些谬论完全可以不攻自破。如果你不懂中医,没有学到那个境界,怎样说都可以。当然,学中医绝非朝夕之功,立志学中医最好不要半途而废,用心学,勤苦学,最多十来年完全可以掌握中医。余稍后发表中医是如何学成的一文,重点讲三段九层,请你关注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