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方腊被灭后,梁山好汉仍有30余人,为何宋江宁愿喝毒酒都不愿反抗?
梁山,朝廷,李逵方腊被灭后,梁山好汉仍有30余人,为何宋江宁愿喝毒酒都不愿反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方腊被灭后,梁山好汉仍有30余人,为何宋江宁愿喝毒酒都不愿反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看起来好象有点多余。君且看宋江有 ̄百余人,而且气势正旺之时,尚且不愿反抗,接受招安。而在征方腊之后,元气大伤,梁山泊被朝廷控制。没有了根据地,兵马粮萆,后勤供给,如何保障?仅剩的30余人,还有多少愿意继续跟随宋江继续进行反抗呢?你让宋江如何去反抗,怎么可能呢?岂不可笑。
再说宋江其人,本无造反之心。上山之前就一心在朝廷体制下,进入仕途,进而获得功名利禄。光耀门庭光宗耀祖。时势变迁无奈被逼上梁山,也只是为了活命。统领梁山之后,“受招安”是宋江梦扪以求的夙愿。多次击败朝廷围剿,是为赚取更多受招安的本钱。千方百计走后门,拉关系,为招安多方奔走。招安后,为了自已的高官原禄,不惜搭上弟兄们的身家性命去征方腊。替朝廷除去了心腹大患。
兔死狗烹因受朝内奸臣排挤。服下毒酒。落得个 ̄命呜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知道,宋江当初虽然上了梁山,当了草寇,但他骨子里想的仍是要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他曾经多次对其他梁山好汉亲口讲过这样的想法。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想方设法要使梁山好汉接受招安。因为宋江觉得,只有为国家出力,建立功业,才是一个男人应该从事的最高事业,江湖落草,只是权宜之计。所以,宋江才冒着让弟兄们丧命的风险,带兵去征辽国,打方腊。他不仅想自己实现一贯的理想,也想让其他梁山好汉也实现这一“理想”。
打完方腊回京之后,奸臣作乱,宋江被赐带毒的御酒,喝完后感觉不妙,心知酒里有毒,但此时,他已经无力回天了。一方面身体已经开始生病了,另一方面军队也没了,梁山好汉也没剩几个,且都不在身边,反抗也已经是徒劳的了。更重要的是,宋江不想因再次造反而坏了自己的名声。如果再次造反,那么他在历史上留下的肯定就是坏名声了,那样他就等于前功尽弃了。
也正是因为有这种想法,宋江才骗李逵也来喝了毒酒。因为他怕自己死后李逵起兵给他报仇,那样他的名声也一样会被损害。但不得不说,宋江这种做法太自私了,对李逵也很不公正。
可以说宋江有一种愚忠思想。这种思想也决定了他的最终命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此时的宋江,一是不想,二是不敢。
纵观宋江的个人历程和性格分析。宋江是一个出身低微而又有远大抱负的人,概有雄才大略的志向,又有自私愚忠的劣根性。宋江出身于一个小小的押司,一直都想在仕途上有所发展,但在冗官庸政的北宋,许多考取功名的读书人都难以在仕途上正常升迁,更何况宋江,一个编外的小吏押司,仕途晋升更难乎其难。但是宋江毕竟不是等闲之辈,凭借着“及时雨”这江湖名号,豪交广聚了天下英雄,干出了轰轰烈烈的事业,坐上了一呼万应的梁山头把交木奇,终于有了向朝庭要官的筹码。
在梁山,迎接各路英雄上山时,宋江曾多次说“暂居梁山而已”,可见那时已有归顺之心。而且把“聚义堂”改为“忠义堂”就是明显的迹象,在安排一百单八将座次排位时,朝庭的降将大多能入驻天罡星,可见宋江早为将来的招安要官埋下了伏笔
平定方腊后,宋江官至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加受武德大夫,正七品,此时正是仕途得意、光宗耀祖的时候。殊不知朝庭使劣作,一壶毒酒要赐死宋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相信宋江亦明白抗旨来来的灾难,为了保住忠君的名节,就算吃毒酒而死,此时也断无再生造反之心了。
其次是宋江再无造反的实力。方腊一战,损兵折将一大半,剩下三十多个兄弟又有一部分文人,比如神医安全道,圣手书生萧让,三个最有实力的兄弟又同宋江生隙。美髯公朱仝,保定统制,儿子小衙内被李逵劈死,心尚有余恨;大刀关胜,关公名门之后,大名府任职,曾经带的一万五千人被骗上梁山,回归正统后岂肯再听宋江使唤;双鞭呼延灼,开国功臣之后,招安后当上宋徽宗的御营兵马指挥使,亦断无拿身家性命为宋江做一场没有胜算的豪赌。宋江此时也许只有一死,才能对得住跟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唯有一死,才能保住忠君的名声。
成也宋江,败也宋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其实宋江一直心怀忠义,试想他从矮小虎王英手中救下知寨夫人,放秦明,寻花荣等等都是为了以后铺垫。
试想一个押司,若没有关系,便一辈子都只能生活在底层。偏偏一切又都与宋江预期相背离,于是梁山便是唯一的去处。
即使是身在梁山,宋江依然是心系朝廷。招安其实是梁山人最好的选择,不论是为了维护中华文化的传承与维护祖国统一,还是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宋江的招安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实宋江招安的另一个原因是,人都会老去,宋江也不例外,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梁山所有人都会被屠杀,与其这样倒不如顺从朝廷。
招安之后,征方腊至使梁山人马损失过半,虽然还剩下一些兄弟,但是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战争,没有人愿意再战了,和平的需求远远大于战争,同时朝廷已经平定叛乱,完全有能力将宋江他们控制,因此失去了最佳时机,也就无法重新组织大家重新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