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哪些文学作品、电影或生活中的片段是让你很难忘的?
他的,都是,我的有哪些文学作品、电影或生活中的片段是让你很难忘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这么多人说的都是作品,我脑海里想到的却是生活中的事情。
具体的背景是小喵和喵家的众人出去吃饭,小喵家里的亲戚如果来做客,大家都会一起出门吃一顿,算是颇有仪式感的聚餐。
小喵的外公外婆已经80岁左右了,外公是个闲不住的,腿脚也好,每天都在出门闲逛。小喵的外婆却常年因为腿脚关节问题几乎是闭门不出,甚至因为晕车等原因一家出门吃饭也都在家附近找餐厅以方便外婆。
小喵出门都是在前面走得很快,几乎是大家都在后面走我却自己一个人在前面时不时回头看。那一次是吃饭回家的路上,小喵吃的有点饱就跟着外公外婆一起慢慢走,甚至走在他们后面,就是那一天我看到了之前只有微博上看见过说家里老人不管多老还手牵手一起走的场景,原来外公外婆也是十指相扣一起回家的。
这是一张高糊,小喵看见这个内心其实百感交集,像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创作出来的故事都是浓缩了社会百态进入同一个作品里,有些事情可能也就是一闪而过,但是会给人带来无限的思考,影片过去了可以回看,书也可以再翻,现实世界是没有回看的。
但是很多细节其实都在在我们的脑海里,只是没有触发他的浮出水面的点罢了。
那天小喵看见外公外婆牵手之后再去回想,其实平时里外公也很让着外婆,因为外婆不怎么能出门,也总是缠着他一起下棋,虽然外公更喜欢出门,但事实上却是每次都很乖的和外婆下棋。外婆则在外公生病住院自己去不了的时候总是想要打电话,各种担心,甚至有一次自己也病了。外婆一病,外公倒是好了转眼又照顾外婆去了。
现实社会可能不如作品使人感到震撼,但是现实是沁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的,所以可能会更使你难以忘记。毕竟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感知生活才能感知艺术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 and worth fighting for.I believe the second part.——《七宗罪》
“世界是美好的,值得为之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
这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哪怕世界并不美好,也值得为之奋斗。这是一个肮脏,操蛋,恶心,虚伪的世界。无数人举着散发着圣光的牌坊,在背地里营营苟苟。他们希望所有人都做君子,然后自己做小人。这个世界真的让人爱不起来,却不得不爱下去,要在丑恶中发现美好,并小心翼翼的珍藏,然后用行动去捍卫它。
人之初,性本善,是骗人的!
人之后,性应善,才是咬牙切齿的选择。
stupid is as stupid does——《阿甘正传》
笨有笨的作为。
聪明误!这个时代不缺聪明人!笨才是稀缺而珍贵的属性。尤其是太平年代,获得小成功的是聪明人,获得大成功的往往是笨人!笨到只知道坚持,只知道傻傻地向南墙撞去,不绕弯,不取巧,不妥协,面对各种花哩唿哨的新概念,新产业,新动态视而不见,不炒作,不务虚,踏踏实实地在尘埃里积累力量。抛开经济领域,生活中,情感中也是如此,越是聪明的人幸福指数越低。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肖申克的救赎》
此心唯愿存希望,不与时光共消除。
所谓不再希望,其实只是没有坚持,或者不再相信。希望或许是错的,但美好一定是对的。而坚持,就是打开美好之门的钥匙。除了爱情亲情以外,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一定需要一个结果,更不意味着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结果。之所以泪流满面,之所以忍受孤独,寂寞,质疑,甚至是否定而踽踽独行,无非是不想放弃自己。但求心安,但求无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活着。是一本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电影。
作品是余华写的,电影是张艺谋拍的,个人更喜欢文学原著。并不是张艺谋能力不够拍的不好,而是因为电影受制于中国电影行业的局限,必须传达一些必要的东西,所以失去了原著的一些意味。但是思想性和艺术性两部作品都做的不错,所以就当做一个说了。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活着》这部书,也都大体能明白这部书所要表达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富贵少爷沦落成落魄平民,由一个小人物悲欢离合的人生经历折射出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中国社会风云变幻起起伏伏的历史走向和发展轨迹的故事,展示了一副气度深沉的中国历史发展史,具有一定的史诗风格。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也很好理解,就是无论生活怎样艰辛,要承受什么个人或时代的压迫打击,都要尽全力好好活着。这是《活着》所要表达的普遍的思想。但如果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这样,这部作品还不足够能载入中国当代文学史,成为大浪淘沙后的中国经典文学名著。光有思想性还不够,艺术性也是一部作品能冠以“文学”的重要原因。
先说思想性,很多人觉得这部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就是像这部作品的名字一样,活着。富贵家道中落,气死父亲,病死母亲和妻子,儿子被稀里糊涂地抽血抽死,女儿又难产死,一家子全死了,这样的人生遭遇可以是被苦难包裹。但富贵还是活下来了,虽然依然很穷,但是还是活着。所以让很多人产生感动的,是富贵的这种人生态度。所以大部分人就觉得这部作品的价值就是传达了这样一种“无论遭遇什么打击都要活着”的思想,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和一种力量。但是,如果这样理解,这就把它的思想性理解的太浅薄了,甚至说是理解错了。
“活着”,不带有任何积极的成分。这里的“活着”,更多的是指一种“无意识的游离生存状态”,也就是像动物一样本能地去活着,绝不是为了什么,也不站在人的立场。这样的活着,没有欲求,没有价值,也没有失望,没有困境。好的坏的都没有,它只是一种思维的惯性状态。这一刻活着,下一刻也要活着;今天活着,明天还在活着。把人的活着,放在时间意义上来看待,抛去了人的一切观念,直把人当做动物来。它解释了生命的惯性,人经历过绝对的生死,必然会用生命的惯性来或活着。才是真正的思想深邃之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