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方言是文化的传承还是交流的阻碍?
方言,文化,普通话方言是文化的传承还是交流的阻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方言是文化的传承还是交流的阻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世界各国各地方都有“方言",那么,“悟空”们以为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方言永远是文化传承的源泉,更是一种认知文化,认知自己的力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方言就像我们的姓氏,不管走到哪里,一张口,一说话,我是哪里人就一目了然,这是老祖宗刻在我们身上的印记,永远也不会丢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方言既是文化的传承也是交流的阻碍。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既不是相对的,也不是绝对的,所以要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
第二,方言作为地方语言,方言本身就是地方传统文化,在本地使用方言既方便本地民众交流,同时,也是地方风土人情等民俗民风以及地方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根基,所以说方言是文化的传承。
第三,方言之所以叫方言,那么就有地域适用范围。出了这个方言的交流适用范围,交流就成为一种障碍。这种情况下普通话的普及及推广就显得很必要了。
个人见解,不知对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任何一种方言代表一种文化,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我认为懂得各种方言越多,可以更好与人互动,更好的用各种方言表达自己更真实的情绪感受,懂得更多语言可以更好与其他国家沟通,无论用哪一种方言作为国语,都不应该毁灭人民文化传承下来的方言。
方言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各地区不同文化的表现蕴含着浓厚的地方及民族特色,没有了方言就缺少了地方特色,民族风情,是多元文化的一种损失,方言代表了某个地区的文化特色,不能因为推广国语就要消灭一切方言,因为尊重各地区文化特色,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正所谓,敌人要摧毁一个国家的文化,首先要消灭这个国家的方言,文字,(指各种语言)所以方言,是国家文化的传承,文化离不开创新与传承,只有多元化才具备民族特色,让每个地区民族各有各的风情特色美好的一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方言是文化传承,也是交流的一种形式。他乡遇故知,前几年我到北京打工,晚上出来玩,听到清到我哥就来了,一听是壶关话,我就跟过去一看,原来还是夲家外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匡助方言,刻不容缓】方言之命实乃民俗之根。官话之酣实乃文化之源。前两天于此唠叨杭州官话,江南吴语统称小孩为“小囡”,唯独杭州人称“小伢儿”。方言宛如解码钥匙,翻开了南宋迁都浩瀚历史,再演了汴京风情南度岁月。当下方言命运多舛,空谈关注奢言重视,却没有实际行动匡扶,自是于事无补。沪上福州路文化街头,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仍会看到大量沪语方言编辑出版的报刊书籍,迄今已经荡然无存。方言若行远,文字须杖助,上海领导倘若怜悯日渐消失的方言,心存些许恻隐,请为当地小囡添置沪语报刊,此功德,当无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什么传承?绝对是小家子保守自闭不开放的表现。它严重影响一个国家各民族的语言勾通,思想交流,感情互递,习俗通融。方言必须去掉,还我中华一统!
上一篇:大家最爱吃哪种食用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