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进行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教学的如厕训练结束后,如何处理意外事件?
如厕,孩子,上厕所在进行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教学的如厕训练结束后,如何处理意外事件?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持之以恒。在反复国辅助训练后,要逐渐减少辅助,不断地训练,以达到孩子能独立完成如厕,
(2)建立良好、规范的如厕行为
用“正强化”的方式,训练孩子规范如厕。
● 及时夸奖
当孩子有正确反应如厕的行为时,马上夸奖说:“真棒”!“某某是个好孩子”!若孩子无正确反应如厕行为时,要平静,不要去批评,更不能大呼小叫地说:“快去呀!”、“脱裤子”!追急他。
● 分步夸奖
依如厕规范三个环节,分别训练,成功一个环节就奖励他。
● 奖励兑现
在训练要积极采用社会性的精神奖励,但如果应许物质奖励承诺时,一定要及时对兑。
● 衷心夸奖
用“心”去感动赞许他,用愉快的心情和使人感动、珍惜的表情去夸奖孩子,可能效果最好。
(3)对孩子遗尿便的处理
在患儿遗尿遗便时,请不要对他大惊小怪,要有耐心与坚持。有的孩子大小便失禁可达数年之久。
当孩子尿床、便裤或随地大小便时,请不要大声叫喊和责骂,更不能拖拽或拍打。你应该平静地收拾场地,帮他替换好衣裤,然后用目光或严肃的表情对他说“不好,妈妈(老师)不喜欢这样”。并告诉他厕所的位置说“要在厕所里尿”,也可以用刺激的奖励物展示在他面前,然后移走说“不给你了,因为你尿裤子”。让孩子明白“尿裤”是不能得到奖励的道理。
(4)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如厕环
为减轻孩子如厕的忧虑或恐惧,须有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如厕环境。如便具、坐盆的清洁、卫生;便盆的稳定、舒适与方便;冲洗设施使用方便等。也可以设置些让孩子感兴趣的图片、装饰品等,激发如厕的自觉性,并按规范养成进行如厕自理的习惯。
孤独症患儿在躯体接触方面普遍的反应不是很强就是过强,有的孤独症患儿非常敏感,还没有接触到身体或只是暗示,就会产生反应强烈,有的孤独症患儿非常迟钝,不论你触碰身体的哪个部位,都无动于衷。这时我们应该采取对孤独症患全身的肌肤进行轻抚按摩,可以借助于按摩球等工具,这样刺激孤独症患儿的皮肤,让躯体接触反应过强的患儿降低敏感度,而让躯接触反应过弱的患儿增强敏感度。
上一篇:钓鱼人最讨厌哪些人或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