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部分高三学生用手机搜题的现象?
手机,作业,用手如何看待部分高三学生用手机搜题的现象?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说一定可以,也不能说一定不可以。比如一些不太确定的知识点可以看看。但凡是要动脑需要思维能力的一定要独立思考。否则就会对网络形成依赖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尚可网的邀请,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如何看待部分高三学生用手机搜题的现象?
这是笔者随意手机搜索的结果,搜题软件在校园已经是开始泛滥成灾了,特别是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也有着向低年级学生群体蔓延的趋势,形势严峻啊!
回答此问题首先搞清楚:我们为什么学习,做练习题和阶段考试的目的是什么?
从大的方面探讨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习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知识特别是数理化这种带思辨和逻辑思维这方面知识的时候尤其如此,软件并不能替代自己学习。高三学生尤其如此,要意识到做习题和测验并不是完成任务,而是锻炼思维能力和知识的获得和运用能力!
其次、正如题所说,是部分学生!这个部分里面其实也还可以分两类:一类纯粹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找答案的,有时候甚至题目都没有看清楚答案就填上了,殊不知网络答案并不是标准答案,它不一定正确,而且答题顺序不一定规范,高考上如果扣分怎么办?第二类是合理利用互联网的功能的人,他们不追求答案,只是利用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搜集资料给自己一定的参考,他们会独立思考,有时候甚至找出答案的错误来,这个才是工具的作用。
高三阶段是全面复习初高中所学知识的阶段,正是锻炼复习能力的关键时刻,不建议给孩子配手机,就算查资料也可以回家用电脑查看,理科做题还是以课本上的定理公式为基础,适当练习,有余力再去扩展;文科生考验把握考试大纲的能力,按照先整体再局部再整体的方法,多用辩证统一等哲学思想总结。
冲刺吧,少年!丢掉你的手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也是一个不好的现象;(以优题宝搜题APP为例)
好现象:
学生在独立完成一张试卷之后使用优题宝APP进行对答案,并且仔细学习和理解上面的解题过程,最后理解消化成为自己的知识点。
坏现象:
一遇到不会就用搜题APP找答案,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搜题的现象已经弥漫校园,无论高低年纪都有涉及,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应该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有所警惕。
其实用手机搜题无非两种原因,
第一种:遇到难题,没有思路,用手机搜索解题过程,自己仔细研究所给的解题思路,作用和教师讲解差不多,目的是学习,而且没有课上课下的限制,比较方便,这类学生的自觉性都是比较好的,把手机用到了正地方。不用担心,但这类学生比较少。
第二种就要人担心了,这类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不爱动脑思考,搜题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完成作业,逃避学习,久而久之,危害不言而喻。
所以对于高三的学生用手机搜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主要看学生的目的,但也不建议经常用这种方法,时间长了,会养成思维上的依赖性,影响动脑习惯,思维变得越来越不灵活,还是自己主动动脑,和老师同学交流更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26岁,作为半个科研工作者,我觉得不是高三学生用不用手机搜题问题,而是应不应该带手机问题。我个人的建议高三同学应该杜绝手机。理由如下:
1.就我个人而言,我现在进到实验室就把手机放到柜子里,手机静音,中午午饭时间,晚上晚饭时间,半夜回宿舍时间才会统一回复朋友消息,另外就是上厕所蹲坑或者休息的时候,但是往往是一条两条。因为没有这样做之前,有时候手机放在手边,顺手拿起来看两眼就是五分钟十分钟,而且思路也被打乱了。朋友发来信息,回复一下,你一言我一语,十分钟又没了。所以,我作为一个成年人尚且如此,高中学生搜题难免被别的东西打扰思路,降低了时间利用率。
2,我高三的时候家里给我买了一个滑盖手机,那是我第一部手机,我晚上在宿舍都会用它趴在被窝里看小说,登陆Qq空间,影响自己的休息,结果第二天搞得自己很困。
3,有了手机后,和同学几个有手机的天天发短信,浪费时间。
上一篇:中医专长人员考取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过几年可以报考中医执业医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