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什么是雅,什么是俗?雅和俗能否兼得?
雅俗,都是,雅俗共赏什么是雅,什么是俗?雅和俗能否兼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雅”和“俗”其实是一组相对的概念。过犹不及,没必要过分追寻一个舍弃另一个。就像冯小刚的电影《私人订制》里,李成儒饰演的艺术家竟然“雅”过敏,虽然夸张,但是也反映了一种过分追求的社会现象。
大雅即大俗,大俗即大雅,在这个主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无论雅俗都有它的市场,自主选择就好。
古代对雅俗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说法。其实雅与俗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接受群体不同罢了。
还记得关于苏轼和柳永的风格有一个流传广泛的故事,说有一个人说苏轼的风格适合山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伴奏,唱“大江东去”的豪迈,这听起来似乎高大上。而柳永的词,适合十七八岁的少女,拿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正应了那句深入民间的“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所以说,“雅”和“俗”从广泛意义上说可以共存,而对一个人来说,或许未必能同时欣赏两种风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雅”并不是指站在格调的至高点,“俗”也并非是格调的最低谷。
反而它们都与格调没有丝毫关联,我以为这只是许久以来人们对雅俗的错用造成的错觉。
雅和俗并不是同义词,也不是反义词,故可兼得。
它们与文化程度有关系吗?没有!不能说高人名士欣赏雅,乡里白丁欣赏俗。
它们与艺术种类有关系吗?没有!不能说抚琴鼓瑟就是雅,渔曲山歌就是俗。
它们与普及程度有关系吗?没有!不能说欧拉公式就是雅,1+2=3就是俗。
它们与内涵有关系吗?没有!雅致肯定有内涵,但若没有内涵,便肯定也称不上俗。
我对“雅”的理解:雅之万物,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我对“俗”的理解:俗之万物,一言以蔽之:奇、巧、怪、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雅,是内在的一种境界通过日常活动体现出来;而俗,是更接近于现实生活的一种状态。当然可以兼得,只有雅没有俗,会给人感觉不真实,很虚幻,而只有俗没有雅,会令人觉得乏味,只有雅俗相融,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雅致才能被人接受和喜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路过浏览答题,俺以为,所谓雅乃高雅、俗乃低俗之见解,不免望文生义。经由觉察,似乎应该这般理解 —— 特殊、优越谓之雅,寻常、普通谓之俗。王充箸《论衡》,多提“俗人”,并非贬低庸俗之人,实乃泛指寻常之人。至于可否“兼得”?且举一浅显例子。京剧和相声,都缘自庶民喜好和俗家文化,二者问世流行以后,遑论地位崇高如帝皇权贵,身份显赫如学者大家,及至芸芸众生,无不欢爱有加。再往后,谁人贴上了“雅俗共赏”之标签,实在有点莫名其妙。更有所谓“大雅乃大俗”的瞎摆豁,真正教人哭笑不得!现如今,俺很反感这个无厘头的“雅俗共赏”提法,是否雅即天然阳春白雪?是否俗即天然下里巴人?文化分雅俗无碍,观众分高低何苦?信息时代当下,雅俗之间,还有多少贵贱等级优劣差异?其他之低俗庸俗另类,不多赘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什么是雅?什么是俗?
每个人看待事物的眼光和位置不同,文化、地域、风俗、场合的差异都会让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有雅俗之分!举个例子来说,几个农民工干完活到小面馆吃面,难道要他们细嚼慢咽才叫雅吗?我认为在那种场合,只有狼吞虎咽才是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更易让人接受的一种事物或是一种现象,一种感觉;雅,并不一定能轻易的让大众接受,有时候高深,有时候清浅。但人常受其熏陶定能养出一种不同寻常的气质。
俗话,俗称,俗语都是人们所常说的语言类别的概称。光听名字,你仿佛就能想象到一副热热闹闹的集市,人山人海,声音嘈杂的景象。
俗,在现在说出来,总给人一种拿不上台面的感觉。而俗也常常被用来贬低他人。
正是因为它的接地气,不挑人,所以谁的身上也都会有俗的一面。而雅却不一样,雅很多时候需要专门的培养或是长期的熏陶。
雅有时是一个细小的行为举止,一句大方得体的话。有时静静的坐着也是雅,载歌载舞也是雅。
雅的外在样式有很多,但这都是内心境界的体现。内在的心境有一个或高洁或端正的倾向,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才能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这就是“雅”的感觉。
上一篇:你怎么看女排的“元宵节之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