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孔子“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言论?
孔子,的人,论语如何看待孔子“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言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子作为儒家的开山鼻祖,满腹经纶粉丝多,恃才傲物脾气大,动辄就开骂,用现在的话说,他是个地道的“网络喷子”。
《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骂人的不少故事。
被他骂的最多的是子路,几乎小骂天天有,大骂三六九,用明代思想家李贽的话说就是,“先生每于子路下毒手”。
被他骂的最惨的是宰予,他上课打瞌睡,被孔子看到就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使宰予很没面子。
他骂的最绝的一句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因为有些做官的死了后,要用土偶或木偶陪葬,还有宋国贵族司马桓魋,让工匠给他打造石棺,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劳民伤财。
孔子对此深恶痛绝,一出口就诅咒那些人要断子绝孙。孔子骂人既狠毒又高频,是不是很像现在的某些“网络喷子”?
孔子最让人费解的骂人话是“老而不死是为贼”。
原文见于《论语·宪问》: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原壤是他同学,孔子不仅骂了,还拿手杖打了原壤一下。
孔子的骂常被人理解成:你这家伙从小不孝顺父母,不尊敬兄长,长大了又一事无成,老了还不死,真是个害人虫。
孔子的这句怼骂,千百年来引起很多人的误解。
有人认为,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礼”,向来主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孔子斯文扫地的去咒骂一个长者老不死,显然是个言行不一的两面派伪君子。
吾国的语言博大精深,评人论事离不开彼时的语境和人的相互关系,说孔子骂人老不死,其实是一个误解。
原壤或许是个道家人物,仙风道骨,常常不拘礼节率性而为,对儒家的那一套尊卑有序的繁文缛节,不屑一顾。
孔子放下身段主动上门看望原壤,可见他俩不是一般的关系,而是可以海阔天空纵横捭阖的亲密文友,是可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朋友圈同党。
二人一儒一道,孔子信奉仁义道德,原壤崇尚率性而为,用现在的话说,他俩“三观不合”。
但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秋时期,儒家还没被定于一尊,孔子还曾向道家创始人老子请教学问,所以虽然道不同,却并未妨碍孔原俩人的私谊。
原壤没把孔子当大师起立恭迎,孔子坚持儒学的理论“自信”,他俩谁都不鸟谁,你用行动轻慢我,我就怼骂回敬你。
孔子骂原壤,不是说他是贼,更不是骂他老不死,而是作为朋友调侃他“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意思是你既没立德立言,也没有立过功,长寿也是虚度年华,浪费一生的光阴。人们可以脑补下,这情形是否像老朋友打趣?
君子朋而不党,越是亲近的人,说话越口无遮拦。
孔子怼原壤,恰恰说明二人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是可以赤诚相见嬉笑怒骂的诤友。
就像亲密的人比如父母骂子女“你这个该死的!”正契合吾国一句俗话:“打是亲,骂是爱。”
因此,不能把孔子这句“老而不死是为贼”泛概念化,指责他是咒骂所有的老人。这不仅违背了儒家学说的精髓,也不符合作为万世师表孔子的为人准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准确理解中国人说话,很难,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
比如这个话是谁说的,对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说话的时候语气如何,所有这一切都可能影响对意思的理解。
简单说个例子,比如“老不死的”,老伴嘴里说出来和儿子对爹妈说出来,意思就完全不同,一个老太太说自己老头:“你这个老不死的,整天给我找事儿”,正常情况下很可能是夫妻间的打情骂俏,或者是亲昵的抱怨。但是如果是儿子儿媳之类的晚辈,说父母:“你这个老不死的,整天给我找事儿”,同样的话,就算语气都一样,也没有人认为是亲昵,相反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那是忤逆。
这样的例子很多,理解这个语言文化的特点,就明白怎么看待孔子所谓:“老而不死是为贼”。
先看看对话人的关系:谁和谁说话
说话的一方是孔子,另外一方呢,叫原壤。
俩个人啥关系?《礼记》上说俩个人是发小,好朋友,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原壤的母亲去世了,孔子要跑去帮着料理丧事。原壤这个人在性格上是庄子的前辈,庄子是妻子死了他鼓盆而歌,原壤也很过分,他妈妈去世了,他登上棺木,旁若无人的唱歌。按说他这个行为对于孔子这样讲究“礼”的人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
这时候就有人和孔子说:“看他这个德行,你还是走吧”,孔子没走,还说:“我们俩从小玩到大,他虽然行为过分,可是我还是不能走,他不守礼,我还是要给他面子,我要守礼。”
原壤放荡形骸,有点道家的意思,总之是不守礼教,孔子呢,整天讲礼守礼,俩个人道不同,但是俩人是好朋友。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之后俩个人一直保持着来往,不然就不会有“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了。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论语·宪问》)
夷是俩条腿平伸(或者屈伸),俟就是等待。孔子去看原壤,原壤屁股坐在地上,伸着腿,既不站起来迎接,也不正襟危坐。
孔子一边用拐杖敲他的腿一边就说了:“嘿,小时候你就对我不礼貌,活这么多年也没做啥像样的事情,你个老东西,活到现在你都不死,你还真是越老越混蛋啊”
我们要知道,这其实是俩个老朋友的之间的对话,在原壤,以他的性格,他觉得孔子是我的老朋友,来就来了,不用那么多虚礼。在孔子看到老朋友活到这么大岁数,还这个德行,忍不住要敲打责备他。
就这么简单,没什么更深的意思在里面。
上一篇:《流浪地球》能否超越《战狼2》56.8亿的票房纪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