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孔子“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言论?
孔子,的人,论语如何看待孔子“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言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孔子到了,看到那副鬼样子,就数落他说:“老小子!你小时候就不好好学习,不懂礼节,长大以后也没有什么可称述的,稀里糊涂过一辈子,现在老了,还赖着不死,真是贼!”说着,用拐杖轻轻敲打他的小腿胫骨。
孔子说原壤是“贼”,不是说他是偷了别人东西,而是他偷了自己的光阴,浪费时间、消耗生命,浑浑噩噩地活那么久有啥意思。
二、原壤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原壤其实是孔子的发小,光屁股的时候就在一起玩。孔子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小时候家里穷,啥粗活都干,原壤大概就是他那时候的朋友。然而人各有志,孔子志向远大,热爱学习,一心想凭着自己的本事入仕为官,但原壤性格却不同,他不爱学习,也不想当官,只想过自己的悠闲生活,说到底就是没什么追求,过得开心就行。
《礼记・檀弓》记载了原壤的一个故事,他的母亲死了,孔子去帮助他治丧。原壤竟然爬到老娘的棺材上唱起歌来,孔子的一帮弟子实在看不下去了,就问老师:“这样的人,老师您还跟他做朋友吗?”孔子说:“亲人之间呢,不要不把亲人当亲人;老朋友呢,不要不把老朋友当朋友。”
所以,孔子不以原壤卑微和无礼而嫌弃他,始终保持着和老朋友的交往和友谊。
三、孔子说原壤“老而不死是为贼”,是老朋友之间的玩笑之举。
孔子和原壤一直保持着朋友关系,都几十年了,孔子难道不知道原壤是什么样的人吗?当然知道了,而且孔子也不可能是想教育或者改变原壤,人都老了,要教育早就教育了,要改变早改变了,再说,原壤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体系,他根本也不会搭理孔子的说教。说到底,孔子和原壤两人能够做朋友这么多年,说明孔子并不在乎朋友的这些缺陷,他没有以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求他人。
那么孔子说的这句话,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和老朋友开开玩笑,交交心,拉进一下感情。就好像有一天,你约了朋友去逛街,朋友蓬头垢面就来了,你生气的说:“这是哪里冒出来的叫花子,头发也不梳、胡子也不剃,别说和我认识,我可丢不起这人!”意思差不多!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而小时候的朋友和友情尤其珍贵,且行且珍惜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而不死,是为贼”一语,是对“治国之君”而说的!
记住:千万别“张冠李戴”——扣到百姓头上!
“老”者,捞也——捞取掠夺。
“死”者,绝也——断绝停止。
乃说:一国之君(为政者),为了自我享乐捞取利益而不知终止,这样的作为就是盗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识一个老头八十多岁,向我报怨四个儿子不养他。我说.当初你养你爹了吗?老头不言。我说种上高梁永远出不来玉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圣人之言,是察透人性的。上了岁数有阅历的能明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论语·宪问》)
想要准确理解这句话,关键在于这个“死”字。
“老而不死”与“幼而不孙弟”和“长而无述”的表述方式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幼、长、老”分别对应“孙弟、述、死”。
“孙弟”即孝弟,意思是学习继承先人之道;
“述”是指转述、传承先人之道;
因此,根据行文逻辑,“死”字在这里不可以作死亡解,而应当作牢固、坚定解。所以“老而不死”的意思是:到老了依然不晓得坚定地尊奉先人之道。
因此,孔子整段话的逻辑就是:某些人,小的时候不好学,成年了又没有尽到传承的责任,到老了都还没个定数,这种人就叫败家的玩意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壤与当时的大文豪孔子交往一生,可见是成功人士,本质肯定不坏。死是殭化,如死水,不流动,不死就是自由散漫,这里指没规矩。贼,在这里是故意的意思。译文是:到老还是如此散漫,这是装出来的。与孔子一生在一起的,还不知孔子那一套,反之,说明原壤是弄潮儿。今天骂老不死,含意就多了。
上一篇:《流浪地球》能否超越《战狼2》56.8亿的票房纪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