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庄子》中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它所想阐述的是什么呢?
有用,庄子,的人《庄子》中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它所想阐述的是什么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庄子这话应该是由老子这段话引发:
三十辐共一毂(车轮),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制陶)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庄子应该还有其他的深意,不过深意这种东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对个人而言,尽量究其本源,多了解多思考,兼容不包又不失自我见解,不要有知见障就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珍惜你所拥有的。看起来好像没用的东西,其实是最有用的。譬如阳光空气水,譬如你的身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多有用,。有些大本事的人,像诸葛亮一样,没有明主,没有机会发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用、无用”说:
出自《庄子·人间世》那是栎树与木匠的对话。
我们说的“有用、无用”都是指符合当下的,有社会实际利益的,就称为有用。除此而外的便是无用。
正因为有这“有用、无用”说,就实实在在地限制了人的眼光与智慧。
就如数学“二分法”的“一分为二”,这种分的最终结果,就如南极、北极冰封千万年的无人处。
《易经》就不这样教,它是一生二、二合一。数学的理论应该也是这样:“一分为二,二合为一。”它的结论不就是一吗?一个结果。
人只有摆脱“有用、无用”之说,人性才得以彰显,才见万物各归其本,欣欣向荣之状。
若是社会摆脱“有用、无用”之困境,便叫德化。敬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里的“无”,是指不违背万物一体之道的无。是不离道,不伤道,不出道的意思,而不是没有用或什么都不做的意思。换言之,如道,和道,的用,那才是大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忙着投胎生老病死寻欢作乐时,
庄子在旷野大树下对着苍穹感叹道,可惜世人不知无用之大用
究竟什么是无用呢
首先,无用不等于没有用,没有用,还存在着对有用的期待的落空,无用是本身就不存有期待。
因而无失落与落空。
等等,为什么会对一个存在没有期待?
没有期待,这是我们颇为陌生的。
我们对于有用和没有用是很熟悉的,这个人有用,这个东西有用,这方法没用...
我们甚至可以给一切贴上有用没有用的标签,好方便我们利用,我们也拿这个评价自己和别人,我有用,这个朋友真没用。
于此同时,我们是在干嘛,我们在假设自己是一个单独存在要奋力求生的个体,我们是在下判断,是在物化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在这种假设前提下,你无论获得了什么,你都什么都没得到,你无论失去了什么也没什么大不了,为什么?
因为,你早已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
在庄子看来,我们就像一个大傻子用价值连城的珠宝换了一根鸡毛,还在沾沾自喜
因为你本来是发明这个游戏的程序员,可以掌控一切,却把自己误认为这游戏中一个小角色,每天捡点装备,砍砍树,算计打怪,队友会背叛,到处需要结盟,要积累经验,努力保住自己的领地,不知道什么时候电脑没电了,你就挂了,全部身心都被这个小角色局限住…
这个小角色能想象出来,程序员什么都不用做的状态吗?
不能。
就像我们不能理解无用之大用一样。
万物之灵的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物化自己,
现在最常见的是我们早已习惯了物化自己。
所以机器人,人工智能出现时,我们会恐慌——
因为,就物化的角度而言,它们迟早会超过我们的用处,
它们的大脑,四肢都比我们好用,难道不是吗?
我们忘记很久了,
人是万物之灵,但我们根本没活出人应有的尊贵和精气神。
大家在酒桌上应酬时,有没有过这个感触,无论你的角色和位置是什么,都觉得不自在
求人办事的小心翼翼,
被人求的权衡利弊,
牵线的人察言观色。
这些人的职位,角色很重要,
至于哪个屁股坐这个位置,不重要。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常态。
所谓大多数有生活阅历的人,
他们人生中所积累的不是智慧,而是片面又过时的自己对社会的判断认知而已,
总结为两个字,俗气。
为什么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也不需要期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