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治疗抑郁症和强迫症的有效方案有哪些?
抑郁症,强迫症,自己的治疗抑郁症和强迫症的有效方案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治疗抑郁症和强迫症的有效方案有哪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好高兴被邀请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一名重度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等多种心理疾病的痊愈者。希望我分享的经验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管是强迫症也好,抑郁症也好,大家不要觉得这是什么心理病。说到底本质是负能量而已。
不过是所表现得症状不同而已。大家只是能量状态太低,思想太负面了。自己没办法转化。
想走出来,其实很简单,提高能量状态,改变大家那个负面的思维模式,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
关于具体的内容大家可以看看我文章。
还有呀,大家生活中,把自己的心方放大,把心朝外,就是多去帮助人,看看别人需要什么,自己可以帮助到别人什么。
加油,大家你们都可以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加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好高兴被邀请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一名重度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等多种心理疾病的痊愈者。希望我分享的经验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管是强迫症也好,抑郁症也好,大家不要觉得这是什么心理病。说到底本质是负能量而已。
不过是所表现得症状不同而已。大家只是能量状态太低,思想太负面了。自己没办法转化。
想走出来,其实很简单,提高能量状态,改变大家那个负面的思维模式,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
关于具体的内容大家可以看看我文章。
还有呀,大家生活中,把自己的心方放大,把心朝外,就是多去帮助人,看看别人需要什么,自己可以帮助到别人什么。
加油,大家你们都可以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加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治疗抑郁症和强迫症的有效方法有很多,我来说几个。首先要知道一点
抑郁症主要是情绪、认知问题,所以治疗方法偏于缓解情绪、改变认知。强迫症主要是行为问题,所以治疗方法偏于行为主义。
中重度、重度抑郁症患者现在最普遍的治疗方式就是服药。药物种类很多,对不同的抑郁症分型用药不同,视服药效果也会及时调整品种、用量,所以不能在这里说的太详细。以免有人看到药就以为自己该吃,着急忙慌去买,根本没效果,甚至会加重病情。抑郁症吃药一定要遵医嘱,不能自己随便乱吃。
针对病因,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主要就是弗洛伊德,搞催眠的那个,他认为要研究人的童年。一切青春期及成人以后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童年。如果我们可以找到源头,告诉童年的自己,把固着的心理误区去除掉,就自然可以解决现在的问题。
我们在生活中往往有很多错误的想法,有些藏得很深,很难被我们察觉到。认知疗法就由一个步骤,叫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比如人们经常因为一个小的错误,就认为自己是个失败的人,做什么都做不好,这就是不合理的。难道别人就只看到你的那一点错误吗?当然不是,一个人看别人,往往是看整体的。抑郁症患者往往因为一点小的事情,自己过不去那坎,所以就需要认知疗法对错误的认知进行纠正。
森田疗法,简单点讲就是主张停止工作,完全休息,甚至与世隔绝,再一点一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日本森田正马提出来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原则。这个疗法能让人一下子远离原本的刺激源、压力源,且不说治疗完后的效果,患者能在治疗期间得到放松和平静,本身就很有意义。这个方法对强迫症很有效,对抑郁症也有一定的效果。
强迫症最多的治疗方法是行为主义的,用各种方法强制减少强迫动作的次数,比如厌恶疗法,暴露疗法等等。说一个暴露疗法,有些人强迫洗手,每天要洗几十回,他知道没必要,但是停不下来。那就让他去公共场所摸公共设施,然后就是不让洗。几次下来他就知道不洗也不会死,自然就慢慢减少了。
治疗抑郁症强迫症还有很多方法,听音乐、正念,现在中医调理也被接受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你问的这个问题牵涉到两个方面,一个是抑郁症,一个是强迫症。二者虽然分属不同疾病,但在许多方面又重合,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讨论一下:
1.病理生理角度:
上述两幅图分别是描述抑郁症和强迫症的脑通路的图片,目前的研究提示强迫和抑郁都与5-羟色胺功能失调有关。而且二者的神经通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叠,所以在临床症状上有一定的相似。但是强迫的本质更符合焦虑的特点而非抑郁。
2.临床症状角度:
从上述图可以看出,抑郁症的主要以思维减慢或迟缓、精力不足、情绪低落、乐趣丧失、兴趣下降、意志活动减退或缺乏、行为想法消极甚至伴有轻生等表现。强迫症则以强迫思维和行为、强迫的意向、仪式性行为以及强烈的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可以看出,二者明显不同,但又彼此有着一定的联系。
3.治疗手段角度:
二者在药物治疗上无太大的区别,基本使用的都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双通道受体阻滞剂等,这是因为二者的生物学基础相似。
上一篇:在无锡,什么行业比较挣钱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