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晋楷贵神韵,如何临出韵味来?
楷书,魏晋,书法晋楷贵神韵,如何临出韵味来?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王羲之《黄庭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晋楷贵神韵,如何临出韵味来? 临出晋楷的神韵来,这个只有一个办法,那就认认真真临帖。任何书法都是认认真真临帖出来的。 不认真临帖,你怎么能写别人的神韵呢?
临帖经过眼的观察,手的描绘,加深脑的印象,把字的形象刻在心里,刻在脑海里。通过临帖来理解消化书法形象。
临帖要求仔细观察,反复练习,逐个击破。最关键还是掌握字体结构,同时注意用笔。才能练出神韵来。
那么,除了临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当然有。假如你是个神童。在娘胎里就开始胎教,练了十个月的书法。这样的话,也许你就不用临帖了。如果你不是申通的话,那么你只有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的临帖,这样你才写出书法韵味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常说的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对于晋人的小楷如何去临,我们需要先了解魏晋小楷的发展与成熟。
晋楷是有隶书演变而来,是魏晋时期以钟繇和王羲之、王献之两父子为代表的楷书。晋楷的特点:“结体略宽、横画长直画短,主要以小楷的形态存在,晋楷非常自由,大珠小珠玉盘的感觉,用笔平动,而非提按,整体表现为质朴。”所以临写时候多选用小楷笔,运笔主要体现在笔尖,运笔沉稳朴实、简洁明快。
晋楷字形偏扁,长横居多。运笔灵活,指实掌虚。章法上主要表现为,上下字之间因势生形、因形生姿,显得质朴自然。
通过运笔、结体、章法的分析,再加上不断的努力临帖,一定可以写出有韵味的晋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管哪个朝代,不论哪种字体,自有风韵在。时代在发展,风韵、法度、写意,既然前人总结出来了,后人能体会到,为什么不能为我所用呢?诗不出唐,词不出宋,那你学什么呢?后人若只是书奴、诗奴,光会背,没有自我集成,这个民族还有希望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学习的楷书主要有三大类:魏晋楷书、唐代楷书、魏碑。
魏晋楷书主要有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唐楷就多了,禇遂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魏碑就多了,张猛龙碑等!我觉得这三大类的特点分别是:魏晋楷书特别有韵味,唐楷法度森严,魏碑自然天成、运动感强!
从规范化的角度上看,魏晋楷书明显有缺憾之处,也就是不完美、不圆满!我记得陈振廉书法美学的著作中曾说过,完美、规范了就没有韵味了,恰恰是不完美、不规范了就有韵味了……当然了,这样说,可能有人会误会了,不完美、不圆满了,是不是代表技法不够高度了?不,恰恰相反,技法上更高了,正应了孙过庭说的:“至于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里的韵恰是复归平正后保留的险绝之味!
综合一下,魏晋楷书在字法上明显有别于唐楷的规范与法度严谨,多一些平正后的险绝之味!
另外,魏晋楷书在章法上明显高于唐楷,笔法上比唐楷更具变化!
张旭光老师说,到位即味道!学习魏晋楷书,在笔法、字法、章法上到位了就学习到韵味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想临好,必须认真“读帖”。要学习它,先要懂得它。所谓“读帖”,就是像读书一样去读帖上的每个字,弄懂每个字的写法,体会它的精神气势,默记它的笔意、结构、笔画,使之深印于心。读帖,是临写前的准备,十分重要。只有读得精深,才能在临写时得其形神。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记载道:“《麻姑仙坛记》则道遒紧结,尤为精悍。把玩久之,笔画巨细皆有法,愈看愈佳,然后知非鲁公不能书也。”可见欧阳修善于读帖,而且“愈看愈佳”。
传说,苏东坡学书,先将古人字帖悬诸壁间,观其举止动静,然后再写,得其大意。通过读帖然后“心追手记“,临写时就能如同“其意出于吾心”,“其形出于吾手”,达到“目之所得尽显于手”的效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临帖是书法学习的一个重要步骤。至于如何临出韵味,自古来书法有大成者对这个问题也是各有见解。我比较推崇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黄庭坚的说法,现摘录并兼以自我之理解如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