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博、硕招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导师,学生,你的博、硕招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博、硕招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为人知的事倒是有,简单说几个吧。
硕士招生流程大家都知道,就不说了,说说博士招生吧。
博士招生可以说是高考,考研,考博三场考试中透明度最小的招生方式,透明度小了,那其他操作的空间就大了。
1.博导在招生中的决定性地位,这一点在北方学校尤为突出。北方高校招收博士时大部分是按博导招生,也就是说所有报a博导的学生之间竞争,而不是像硕士那样一个专业内竞争。所以,通常在考核之前导师往往会找学生聊一聊,这个很重要,聊完他心中其实就已经有结果了,然后导师们会在面试之前通个气,所谓面试基本也是走些流程。如果有笔试的话,导师大概率会向他意中的学生透漏题目,但是比较隐晦,一般他会让你所有知识点都说一遍,说是考察你的基础,然后在其中几个知识点问你很多问题,直到你答不出来,然后他告诉你回去好好看看这块, ok那就考这块没跑了。
一句话,北方高校就是导师想要你,你就稳了。
2.评分标准模棱两可和利益交错导致的结果不确定性,这点是南方高校的特征。南方高校大部分不是按导师招生,而是按专业招生,看似公平,其实不为人知的地方更多。有时候你发挥的很好,成果也多,你报考的导师也很喜欢你,结果被刷掉,这是很正常滴。甚至会出现,导师告诉你你的排名靠前,录取没问题,但录取名单上却没有你的情况。这里面就牵扯到一些利害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协调问题,所以你被无情的变成了优质炮灰。据我所知,南方学校更喜欢要熟人推荐过来的学生,熟人推荐过来的学生优先录取。
明面上非常公平,内部就不知道什么操作的,这是南方学校的风格。
说了这么多不是想说博士招生有黑幕,因为博士招生不只是看你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它考察的是一个综合能力,比如心理承受能力,面试的时候几个博导一起往死里怼你那太正常了,把你的成果贬的一文不值,怼的你怀疑人生,这个时候你要是紧张的不行,说不出来话,那你其他方面再优秀也没戏。心里承受能力不行的别读博,万一跳楼了呢?所以,我相信各个学校招收博士时都是综合考虑的,正因为评价方面很多,所以我感觉是透明度最小,但是却最能体现综合能力的考核。你们要相信我(手动滑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本科学历,故博士、硕士招生呈现日益高涨的局面,以今年为例,硕士报考人数创了近年新高,达到了285万人,比去年多了47万人。那么,公平、公正的招生必然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通过招生使有能力的学生继续深造,有科研能力的导师招到合格优秀的学生。在招生的背后,总是有些人希望通过不合法的途径达到目的,但各个学校也针对招生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制定了一些措施。
首先,对于推免学生的招生严格审查推免资格,并安排统一面试,导师、学生双向选择,保证了导师可以招到优秀满意的学生,学生可以申请到具有真才实学导师。对于参加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学生,一般采取2:1的比例进行面试,采取同专业统一面试,统一公布成绩,对减少人情关系干预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招生的透明公平对保证导师和学生的利益的重要性都是无可言喻的,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进行监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世界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硕博招生都倾向于本校的学生,毕竟知根知底。
想要脱颖而出,必须要让导师看到你的潜力,科研能力、动手能力,特别是英语能力。英语好的同学往往有很大的优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