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些孩子长大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父母和孩子该怎样相处?
孩子,父母,自己的有些孩子长大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父母和孩子该怎样相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些孩子长大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父母和孩子该怎样相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也许就是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代沟吧。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语言,玩法,老年人看不惯,也难参与。时间久了,缺少沟通,就会变得疏远了,而且这种代沟要消除也很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离开父母才能真正成熟,父母管太多,孩子会处于两难境地,尤其长大的孩子,自尊心强要面子。
父母不可能总陪着孩子到老,给孩子个独立锻炼成长的机会。孩子做的好,既增长了才能,也给父母增光。
所以,不要感觉做父母的给孩子越多,反让孩子要回报常感恩。
也许我们做孩子内心喜欢的事,孩子才对父母有好感。千万别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当成是孩子喜欢的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之所以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无话可说的状况,既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关,也许两方的性格有关。
小时候,孩子们的心理还是比较单纯幼稚,对一切都充满好奇。那时候他们对外界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还依赖于父母的指导,所以更多的是大人在输出,孩子们也是被动的接受。
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们接触外界的范围越来越广,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观感标准。这时候他们会主动去观察认识了解周围的一切,去判断对错是非。
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家长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往往决定了日后相处的模式。有的家长崇尚权威,以让孩子怕自己为成功,那必然会阻碍双方的正常交流,长此以往,很难让孩子与父母有共同语言。
而有的家长则是把子女看做平等交流的对象,懂得换位思考,效果往往出人意料,子女也会把家长当朋友,事事愿意跟父母沟通。
另外也要警惕一种软暴力,就是唠叨。想想一个人不停在你耳边唠叨一天是什么感觉,就应该了解孩子是多讨厌你经年累月的说教。物极必反,说太多只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个原因,孩子在童年的时候,父母过于溺爱或过于暴力造成的。溺爱孩子,什么都听孩子的,把孩子视为皇帝,要什么给什么,孩子喜欢的就必须给,这样长大的小孩,是不会有感恩之心的,他们会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当有一天他们想要的东西父母给不了了,他们就会大发雷霆,怨恨父母,不再理会父母。
过于暴力的,孩子小时候,不管发生什么总是用打骂的方式解决,甚至是殴打辱骂,小时候孩子会感到害怕,感到恐惧,安全感逐渐消失,为了保护自己,他们会选择不和父母说话,长大后的他们,要么成为胆小懦弱的人,要么变的叛逆、暴力。当孩子有了反击的力气,再想用暴力解决问题,就很危险了。
第二个原因,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渐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节奏,他们会有自己的秘密,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察觉孩子的这些变化,用心去了解他们的内心,是很难跟他们找到话题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大了,慢慢的会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而大人的思维模式是早已经形成的,因为经历和生活环境不同,没有共同话题很正常,但是很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是不会变的,学会理解包容,并引导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父母除了是父母,也该是孩子的朋友。多沟通,多站在孩子的立场角度去想。毕竟两代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多听孩子的心声,不能拿自己是父母的身份去压制孩子。孩子也需要理解和尊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孩子长大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共同话题会变得越来越少是很常见的情况。因为,孩子大了以后有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基本上在生活上不再依赖自己的父母。特别是已经结婚和与父母不在一起居住的孩子则更是如此。
上一篇:你拿到开业红包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