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的老人为什么不喜欢与子女一同住?
老人,农村,城里农村的老人为什么不喜欢与子女一同住?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老人要有钱的话,给老人单买一处楼层矮的,面积小一点儿了,这样或许父母能来城里住,儿女照顾还能方便点儿,但买一处楼也得不少钱,一般的家庭还承受不起,另外老人这时候更舍不得让儿子花钱给自己买一处房,父母也是在农村就是住时间长了,也真的舍不得离开农村,农村有亲朋老友,串门,说话,聊天都非常方便,到城里互相都不认识,很受拘束,农村的环境,老人比较适应,一句话就是故土难离呀!
我说这些不知大家认同不?请大家点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实生活中的确如此!农村很多年老的父母,有的根本就不愿离开家乡,跟着儿女到城里“享福”!也有不少做父母的,到城里儿女家,住过一段时间后,还是丢下儿孙、义无反顾地回老家。
农村老人大半辈子,习惯了种点菜、喂鸡鸭、烧地锅、聚堆侃的自由自在,一天到晚闲不住。在城里,这些都不可能,人闲身体发硬心发慌。还有,在农村,只要勤快,粮食、家禽和农作物自产自销,可以换些零用钱,丰衣足食。哪怕面条锅烧开了,门口溜一圈,谁家菜地有青菜,掐一把回去洗洗就撂锅里,回头说一声,都不是事。在城里,做饭少了一根葱、一个蒜斗得跑一大圈子、去买,不然就别想!在老家,多年乡邻相处融洽,大家平起平坐、聊天道家常再打个小麻将,日子悠闲自得。在城里,有些高高在上的城里人总怀着警惕,不好搭话结识。出门到处是车,条条大路都一样,有的还迷向不分南北。
很多农村的孩子,或大学毕业留在城市,或很早离开家乡外出打拼,生活习惯已经融入城市。但农村老人一辈子早睡早起,勤俭节约,满口土语,还有教育理念、做事风格、生活方式等真的与儿女有代沟,相应的也会有矛盾。
说到享福,老人还是愿意有个老窝,自己当家做主,过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平淡开心的日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留恋乡土气息,民俗民情!无论是生活习惯上还是语言交流上都没有共同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简单一点说吧,不自由,不习惯,除非要为儿女带小孩,否则清闲住在城里是住不下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个亲身案例吧:
我的伯母。已经60多岁了,五年前跟着儿子来到苏州城市生活,没有办法,夫妻都要上班挣钱,两个孩子没人上学接送做饭,所以把老人家接来苏州住!
在老家农村人眼里,可能伯母去了城市享福去了,其实不是,没有那么简单!
第一,伯母来到苏州跟这边的人交流困难,很多时候听不懂,所以没人交流,心里就比较苦闷,毕竟小孩在家时间少大多数时间一个人家里呆着发呆
第二,每天活动受限,出不了门从不懂交通容易走失!老年人一辈子没出过远门,一下来到城市很不适应,只能在小区走走。
第三,生活相对单一,老两口分开后更加孤单,后来没办法,太苦闷无聊把老伯父也接了过来,还算有个伴有个照应。到夫妻生活压力变大!
最后其实还是想说,父母一辈子在老家,突然离开住了一辈子的环境,一辈子的邻居家常,一辈子的土地后来到城市不见得一定是享福,还是看老两口的适应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请,为什么有农村老人不愿去城里和儿女共同生活,那是因为有的农村儿女还真的不了解自己的父母,也没有诚心诚意的去孝顺父母。一是因为农村老人生活习惯与城里大不一样,老人在农村一切生活都自由自在,在城里必须的要受限制。例如:老人在城里一出大门,走步路不敢东张西望,否则交通事故随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在农村,一出门田间地头随意走,最起码没有车来车往,他们只在否哪里有坑有坎能自己辨别。二是:有的农村老人和儿女在城里生活,年青一代的人与老人沟通有障碍,老人坐在整洁漂亮的房子里不自在,他们想自己抽烟喝酒,而抽烟必须的去阳台和厕所,否则家里其他人会说有烟味酒味受不了了,对他又怎么的影响了,反正一大堆理由,老人心里虽然不说,但很难受。如果是儿女能真正的去懂得老人,那么农村老人很愿意在城里住下去。一些农村人一进到城里就嫌弃老人这不好那不好,甚至还嫌弃老人脏兮兮的,所以老人懂得自己的儿女的心里。所以老人自觉不去城里受那些不能说出口的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