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的老人为什么不喜欢与子女一同住?
老人,农村,城里农村的老人为什么不喜欢与子女一同住?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农村的老人很少愿意去大城市跟着子女生活。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老人情愿一人孤独的生活,不愿意跟着儿女在城里生活有以下原因:儿子在城里跟着儿子一起住,周边都是自己不认识的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感觉无聊、无意思,生活习惯不同,如果媳妇挑剔,嫌这嫌那心里会很难受,要看她的脸色,有压抑感。如果到城里和女儿一起住,又担心女婿不高兴,引起女儿女婿之间不和睦。过得也压抑。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土窝,住在农村与周边人都熟悉,有话可聊,没有压抑感,心情舒畅。因此,农村老人一般愿意一人孤独的生活在乡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活习惯的问题
一辈子的老农民,突然间去城市养老,肯定不习惯,还有就是家庭原因的问题
有些老人,心疼自己的儿女,不想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不便,再加上在城市过不习惯,所以农村老人在自己能照顾自己的情况下,都是选择呆在农村养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四十多年前的一个农村老邻居,平常叫他张哥,两口一直在农村居住。去年,他的老伴儿在住院弥留之际,用微弱的声音一再嘱咐他:说啥也别和城里孩子一起过……
至于为什么?经过和农村亲属及乡里乡亲的了解,似乎有这么几条原因:
首先是不习惯。
在农村,如果是坐地户,几辈人都曾在一个屯子里生活。由于时间比较长,户与户之间,都有点亲戚关系;到各家各户串串门、借个什么东西,抬腿儿就走;聚在一起唠唠嗑,一唠就是小半天儿,吸烟可以一颗接一颗,无拘无束;夏天到谁家小院里摘个黄瓜、辣椒,打不打招呼都行,也不用付什么款;家里有用钱的事,打发孩子就能借来;过年,谁家杀猪,基本是各家都有代表到场,其乐无穷。到城里,情况发生了变化,见不着其他熟悉的人,没个唠嗑的地方;老人心疼钱,吃点啥都要买,心里受不了;子女和孙子辈白天不在家,自己只能吃子女准备现成的食品,吃着不可口,吃长了还反胃,煤气不敢使,子女也不让单独操弄;有时一天不下楼,在家里闷得慌;平时,烟不敢吸,打火机不敢用,怕熏着孩子,怕发生火灾;出外买生活用品,有时一半会儿找不到家,还得子女去接回。......
其次是不轻松。
能够被子女接到城里生活的老人,大多数都是身体还比较好的老人。农村的老人一辈子闲不住,无事可做他们受不了。他们便担负起照顾子孙、忙于三餐、购买食物、打扫卫生的任务,子女从此当了甩手掌柜,家里日常生活全由老人打理。本来是到了应该自己照顾好自己的年龄,却又担负起比农村劳动更累的任务,真是招架不了,累得老人背地里抹眼泪。......
再次是不随心。
农村老人,在城里和子女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矛盾就出现了。当然有老人的因素,但来自于子女的比较多。有的子女埋怨老人太粗心,没有把孩子看管好,把孩子给磕着了碰着了;有的子女翻旧账,挑剔老人当年偏心眼,结婚时没有给准备这个那个;有的子女看到别人家都买了小轿车,就惦记父母手里那点养老钱、血汗钱,时不时地就向父母提出借钱的事,弄得父母心里难受,一天愁眉不展。......
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老人能不能享福,不在进城还是留在农村,而在于子女对老人的态度和关怀,在于老人的习惯和心情。农村老人到哪里去度过晚年,子女应该尊重老人的意愿,做好妥善的安排,把赡养老人的责任切实承担起来。
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农民的养老问题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只要上下、各方面共同努力,整个农村的养老问题一定会很好地解决,农村的老人会越来越享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农村确实有些老年人不愿与子女住在一起,原因多数是婆媳关系不尽人意。在处理家庭事务中退居二线,一切由做为家庭主妇的儿媳发号施令,老人只有出力的份,没有作主的权力。老人一生过惯了苦日子,养成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习惯,对年轻人的生活习惯看不惯,比如,六,七成新的衣服就扔进垃圾堆,剩菜剩饭就扔,他们到家就是看手机,对于老亲戚之间的交往很少过问。对于小孩孑教育问题也有分歧,说吧,出言甚微,不说,斃得慌,只有分居,眼不见为静,自由自在,甚至也可跳广场舞,可谓真正的夕阳红。综上所述,对于老人,不能一概而论,只能说有的老人不喜欢与子女同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