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老人宁可自己闹饥荒也要给孩子买楼买车,这种现象正常吗?
父母,买车,现在农村老人宁可自己闹饥荒也要给孩子买楼买车,这种现象正常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农村老人宁可自己闹饥荒也要给孩子买楼买车,这种现象正常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正常,但也是无奈之举,可怜天下父母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现象非常正常,每个人活着都是为了组合家庭,为了下一代人而努力拼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常,因为有一句歌词是:父亲是儿拉车的牛,父亲是儿蹬天的梯,所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老人宁可自己闹饥荒也要给孩子买楼买车,这种现象正常吗?
农村这种现象很普遍,不合理,但是也没办法,大家都会说的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主要还是结婚彩礼,农村攀比闹的,不然你家没楼没车的,过这么“差”,谁愿意跟你在一起生活,咋混的呢?
就我们这里的农村,样貌端正的几个年龄相仿的小伙子,高中没有读完就辍学了。家庭条件有一家比较好的,但是男孩子有点游手好闲,其他几个都外出干建筑或者学技术赚钱了。过年有亲戚还有媒婆给介绍对象的,这家富裕的在城里买楼了,家里也有一辆小轿车,过年这几天,一天能跟2~3个姑娘相亲见面,而其他几个穷的人家,连个媒婆都懒得进。这就是有钱有楼房没楼房的区别。
男孩子如果错过了相亲的最佳时机,农村过了30岁,打光棍的几率还是蛮大的,我们村就有好几个小伙子,至今还单身,甚至有人给介绍离异的女性带着孩子,其中心酸该如何说呢?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儿子找不到媳妇,内心也是很苦恼的。他们能做的,就是辛苦劳动,省吃俭用,积攒钱给孩子们置办点家业,抱孙子孙女颐养天年。但是家里没有梧桐树,怎么能引来金凤凰呢?那就拿出最直接的办法,去城里买楼买车呗,买楼买车,街坊邻居都能看到,也是彰显经济实力的一种快捷方式,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农村的有些父母不闹饥荒给孩子买楼,孩子就得娶媳妇闹饥荒,究竟哪个轻哪个重,也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怎么说呢?有合理也有不合理地方,拿我身边的案例来说,我家侄子今年在建筑工地结算了五万块钱,在我家大哥的赞助下后来买了一台传祺gs3,办下地八万块钱。我老家是农村,没有公共交通,买车回去通行更方便,能够带领老人出去看看,自己出行也方便。第二如果不买车,我侄子也会打牌请客吃饭喝酒把钱很快花完,能够把钱用在购置物品上,对他来说也不是坏事,以后加油保养都需要花钱,也能培养他的用钱计划。
总得来说,辩证的看待问题,自己需要的就是合理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五六十年代的人,在现在进入了老人队伍,他们那一代省吃俭用,宁肯自己受罪耐饿,也要体体面面的给儿子买房买车,这是脸面问题,人活一个志气,吃差一点别人看不到,汽车,房子大家都看的到的物件,比别人差了,在一帮伙没有面子,有了这两样东西,一般户就差不多了,所以说,爱面子的,都感觉必须买,没有商量余地的,两样东西为家庭增添光辉,坐在哪里有满足感!气出的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的很多父母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女过得好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所有的苦自己扛,他们已经很不容易把我们养大,已经付出了很多,好不容易存了一点养老积蓄,为了孩子有个家,拿出来买房买车,其实老人没有一点积蓄在身边内心是有些不踏实的。可能我们年轻人很少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工厂的一个宝洁阿姨,好不容易把儿子供大学毕业,我原以为阿姨的负担稍微变轻松了,但是她儿子毕业就接着马上买房 原本阿姨有2000多一个月,为了多赚钱跟着车间一块钱加班,有时加班到晚上11,12点,甚至通宵,这样一月大概有4000多,她每月的生活费仅仅200块,有时还没用完,每天白粥加馒头,舍不得买菜和肉,偶尔碰上公司聚餐或者同事请客吃饭,有剩余的会打包回家吃。长期这样导致她营养不良,衰老了很多。在当今社会你很难想到还会有人会营养不良。个人观念,买房买车是自己的事情,没必要再让父母背负重担,他们已经老了并且已经履行完义务。做儿女也要多多站在父母角度着想,假如说买房买车钱不够,先改变下观念,先租房或晚点买,或者分期付款。
上一篇:为什么现在的德牧普遍后腿无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