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远离家乡生活的你,还会教自己的孩子说家乡方言吗?
家乡话,方言,普通话远离家乡生活的你,还会教自己的孩子说家乡方言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远离家乡生活的你,还会教自己的孩子说家乡方言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看到这个问题,就想起了唐代人诗人贺知章的那首《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乡音就是家乡话。它承载的是满满的乡愁。
游子在外,何曾有哪一刻忘记过家乡的田园山水,还有日思夜想的亲人。在电话的那头,父母千叮咛万嘱咐,那是最质朴最亲切的声音,每一句浓浓的家乡话,都让人牵肠挂肚,萦绕心头。
我带着孙女,日常会话都是普通话。教书时形成的习惯,说起普通话,基本上也能过得去。但我也教孙女学习家乡土语。孙女也学得饶有兴趣,只是一些舌头打卷的音,老是发不准,常常逗得我笑出眼泪。
小孩子学习掌握普通话是必须的,但学会家乡话,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各个地方的语言,也是一种地方文化的体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论走多远,乡音永远也改变不了。
不止我这一代,即便下代也会从小就灌输于他生咱养咱的乡野泥土气息,从骨子里甚至血液里都完全浸透和渗入了那种无可替代的——乡情!
不管在外面生存多久,普通话多么流利,一旦过节踏上回家的路上,浓郁的乡土气息便扑面而来。
倘若同车上的熟悉的家乡土语响彻耳旁之时,立即心头一热,不由自主地上前搭讪起来。
一番交谈过后,各种耳熟能详的家乡趣闻顿时也让孩子产生了极大好奇,不时插上两句城乡结合的‘土洋’杂烩;更引起了满车人的捧腹大笑。
而就这也没能打消孩子的认真‘学习’的热情,他那热切劲头也同时让我在心里有了更迫切回家的念头更盛,思念家中亲人的冲动愈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家乡的方言,很容易懂,不用我教,在网上也可以学会,因为我们讲的都是白话,只是口音有点不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乡音虽亲切,还是尽可能讲普通话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无论你走多远,故乡情,乡情乡音,永远不会从记忆中,脑海抺去,因为是故乡是生你,养的的热土,我一朋友,老乡!离开故乡几十年了,做梦还想着哪一天能回家乡看看,看望那片故土,树高千尺不忘本,人活百年不忘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答。
自古以来,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由于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地域特有的语言,各不相同,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方言。
众多的方言构成了祖国的语言体系,丰富了祖国语言文化宝库,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多得的魂宝。
远离家乡生活和工作的人,对孩子在接受正规普通话教育的同时,应当教会孩子说家乡方言,并教育和告知孩子“家乡一一那里是我们的根。\"
一家人在家里说方言更能显现亲情,显得更加亲切、自如。在异地他乡说方言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思念,是一种眷恋,是一种感恩。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教会孩子说家乡方言,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是一种报恩,是一种传承。只有这样才能将祖国众多的方言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才能使这块魂宝不遗失、不断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自家方言还是要教给下一代,这是祖先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纽带!
上一篇:春节期间,农村有些人日子过得紧巴巴,为何却抽几十元一包的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