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老人年龄大了时常因为行动不便而自责,怎样进行情感疏导呢?
老人,自责,行动老人年龄大了时常因为行动不便而自责,怎样进行情感疏导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认可老了的现实,那就行动简单化,自己调节心里,不要好高骛远,看别人如何如何,就看自己有多大能力,要在力所能及尽量少的情况下活动,觉得还有能力,就是省着点,我不用,心情就会好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给予心灵的安慰,并酌情建议适当的活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他们可以少活动,干些即养生又有趣的事,如,练书法,二胡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下老龄化趋势逐步上升,尤其以大城市表现最为明显,其中上海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有将近500万人口,占全市人口的35%左右,因此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幸福指数成了当下政府和全社会共同的一个焦点问题,而对于老年人自己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各方面逐渐退化,行动不便,认为自己已经无用武之地,此时作为一名年轻人应该怎样对其进行情感疏通,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发挥余热
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体会,人在长时间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就会出现性格转变、脾气暴躁,跟家人时常有语言上的冲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做儿女的应当尽可能的给老年人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让他们觉得他们还有价值,有对社会和家庭的价值,比如可以向父母请教一些历史知识、农村的孩子可以请教父母一些干农活的方法和技巧等等,只要能让父母高兴,深信自己还有价值,成功转移其注意力,这样他们就不会总是沉寂在因为自己年纪大而什么事也干不了的氛围中,久而久之,他们的性格会改变,整个家庭也会洋溢着和谐美满。
二、答疑解惑
父母的行动不便不止体现在肢体的行动不便,心里也是一方面。比如,现在是电子设备盛行的时代,好多老年人都不能流畅的使用新型电子设备,时间久了,心里就会出现挫败感,认为自己以前是什么厂的技术工人,现在居然连一个五六岁小孩能玩的东西自己都玩不了,所以心里非常难受,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出手相助”,一方面我们我们可以告诉他,跟你们一样大的人,他们都不太会用,你们那个时候,这些东西还不发达,大家都没有接触到,所以你现在可以慢慢学,等你学会了,其他老人还不会,你就比他们快了一步,老年人之间的攀比还是挺厉害的,所以我们抓住了他们心里活动,就可以成功化解难题。另一方面,就需要我们认真来手把手教他们,有时候他们不是执着于玩这个东西,他们觉得我们作为儿女的忽略了他们,尤其是年轻人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这一点让老年人感觉最为明显,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手把手教他们,把他们当成小孩一样对待,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这样的方法我个人觉得是最行之有效的。以上就是我对这件事情看法,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人老了行动不便了,有一定情绪那是肯定的,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在下降,有时想不到自己老了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还有不服老的心里,一但行动不便就生气,我老爸今年99岁了真的是行动不便了有时情绪低落,就说还不如死了吧,活着干么什么都不能干了,这个时候,我们做儿女的就得想办法哄他,;老爸您以很好了,您看我才60多岁还不如您呢,我这里痛那里痛的,您看临居大姨比您还小10岁呢还不如您呢,她都走不动了,您还比她好呢,就这样给他增加心信,让他看看是啊他们还不如我呢,就高兴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人老了难免会那样。行动不便了,感觉苦恼和不愿拖累儿女。子女只能对她多加关心和照顾。让他感到子女的疼爱和关怀。他们的心情会好受起来。生老病死本是人之常情。他们的心里比谁都明白。只是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人嘛,生下来就是为了去死。没有几个人能够一生幸福的。人大多都经历诸多坎坷。真像外国人有部电影。(悲惨人生。)多么富贵的人也要走这一步。人的一生到底为了什么? 没有什么答案?
上一篇:生完孩子后,怎么在三个月内减掉大肚子和大粗腿,恢复到孕前状态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