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才能改变内向的自己?
的人,自己的,性格怎么才能改变内向的自己?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内向外向是一个人的性格,可以通过阅读,诵读,讲言等集体场合中讲出自己心中的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风计划##红红火火过大年#
我曾经就是一个内向的人,要想改变自己,我怎么做的呢?
大学里面为了改变自己,多读很多这方面的书,多阅读,涨知识。
去找些事情来做,锻炼自己的胆量,锻炼自己的口才。我曾经做过1.做家教,小学、初中、高中生都做,记得第一次去跟一个高中女生做家教,开始紧张,心砰砰跳,真开始讲课后也就不紧张了。2.有演讲机会,先报名再说,做好准备,上台演讲。
3.
和同学上课前在教室门口卖面包、蛋糕。4.做销售。反正能锻炼自己,需要表达自己的都可以选择。5.后来做了医生,和不同的患者、家属交流,出去到学校做讲座、到会议上做报告,给大学生上课。希望对您有借鉴作用,只要想改变,一定是可以的。来评论区吐槽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真得应该学习一下《内向人轻松社交指南》专栏课程。
首先,我们需要澄清的是,什么是内向人?
心理学,将能量走向内倾的人,称为内倾型心理类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向人。
那内向人会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1.能量向内走,思维半径较长。优势是容易沉淀出思想,劣势是日常人际交往时,会被人们认为反应慢;
2.喜欢独处。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或是与一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时,感觉很好;与一堆人在一起时,会觉得喧闹、紧张,难应付。
优势是适合关键人社交、主题社交;劣势是,不擅长应酬与人际之中的泛泛之交;
3.容易追求完美。由于思维半径长,接收与处理信息,会先听、思考、沉淀、再表达;与外向人边思考边表达,甚至是先表达后思考,完全不同。
所以,人际交往,尤其是朋友聊天、同事开会、活动发言时,常常会出现,大家一个话题都过去了,自己才想好怎么说。
终于自己能发言了,一开口,就是总结性发言,现场立马安静,自己也成为“话题终结者”。
于是,担心、害怕、紧张、无助,觉得性格真是一个问题,觉得内向的特点太糟糕,自己需要做改变。
可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当我们越关注劣势,并改变劣势,你就会发现自己越弱。
反之,如果我们放下内向人的缺限,去发挥内向人的优势。很快,劣势就会产生更为积极与促进的作用。
比如,内向人不善言辞,不喜应酬与泛泛之交。那么,内向人完全可以在关键人社交,与主题社交中下功夫。
事实表明,有非常多的主题性活动中,内向人发言品质,专研深度,几乎是活动中最让人羡慕的主角。
另外,还有一个关于表达的误区,需要澄清。
心理咨询中有一项技术,叫做倾听。由于内向人能量倾向的特点,在社交互动中,常常会表现出听的多、说的少。
可是,倾听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表达。关注的眼神、专注的神情,适时的回应,适当的表述,这不仅是一种更为高级的表达,更是透过言语,促进人们心与心交流,更为直接有效的方式。
那是不是内向人,就完全不用改变了?也不是。
改变一:去关注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劣势;
改变二:去找到适合自己交往的人、事与环境,而不是在不喜欢的人、事与环境中,消耗能量,增加失败体验;
改变三:去学习适合内向人的社交与沟通方法;
改变四:去按照自己的社交目标,发挥属于自己独特的社交优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性格是不可能改变的,这是先天气质,您说的“改变内向的自己”,可能是在说:想换一种外放的生活方式。
内向的性格和狂烈火热的生活方式,并不矛盾啊。
柴静做记者的时候,自称“小柴”,聊天打趣,斗嘴耍贫,去山沟里骑过马,在雪地里吞一口碎雪讲过一句粗话,能用一口流利的英文采访著名导演卡梅隆,也能躲在人群里逮着一个小孩说:嘿,小孩儿,我饿了,给我个馍吃!
有一次,柴静采访一对父与子,在场的有一位心理医生,多年后这位心理医生与柴静又见面,说了一句:“其实看的出来,你是一个很内向的人。”
从哪里看到的呢?眼睛。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不管多丰富,在外的人设多种多样,依然能有人从你的眼睛看出,你是一个内向的人。
所以,内向又有什么关系呢?外向性格和内向性格生来就有,也是我们出生以来的宝贵符号。一个人的说话方式可以从不恰当变化到游刃有余,饮食习惯可以从清汤寡水变化到猛辣酸爽,一个人的生活可以从一个人变化到一个小团体或小家庭……这些内容都是可以后天改变的。
我们目前的生活状态,无论满意与否,应该不会是因为性格内向导致的,也许是因为某一次犹豫不决的选择,也许是因为某次一意孤行,也许是因为轻信、被忽视、被臆断,这些内容是取决于我们的处事经验和交流风格。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