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流浪地球》里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地球,人类,木星《流浪地球》里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地球所面临的问题还少嘛?
就举出来一个最常见,也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吧,就是全球变暖问题!!
现在的温室效应已经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流浪星球》已经不是遥远的事情了,就是已经在我们眼前的事情了,地球马上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了,我们马上也要逃离地球了!!!
电影本身很细思极恐,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也要联想到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我也有个疑问\(◎o◎)/! 2500年 一万座行星发动机 地球资源够吗? 后面设想会不会拉陨石来做燃料 电影里面也说了烧石头 估计地球得脱好几层皮吧 2500年里 科技能源技术不解决 地球烧石头会用的非常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莫斯在地球危机最后一刻选择放弃地球,带着休眠的工作人员撤离的画面,我脑子里闪出来的,便是→_→危急存亡的时刻,我这种普普通通的人,是不会被保护的╭(°A°`)╮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韩朵朵是一个初中生,哪怕是大年三十还是上课,那身统一的校服依旧伴随这一代代的学生,在我们观众看来是十分熟悉的。以及片内片外,最讨老师喜欢的还是所谓的好学生,不管地球发生了什么。希望是什么?应试教育上这是有标准答案的,在《流浪地球》里,地球面临这样的危机下,应试教育依旧如影随形。
再一个是莫斯的叛逃,肯定不会只有刘培强一个人发现,而电影中只拍了刘培强的警觉。实际上肯定还是有很多人和刘培强一样,只不过没有成功夺取中央控制室控制权。仔细思考后,这一场面很像所有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拼尽全力努力过,只不过他们失败了,甚至献出了生命,然而生活不是故事,没有摄像头拍着,活着的人永远不知道这些背后英雄的名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年初一还要上课,细思极极极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流浪地球》讲的是50多年后的事情,“50年后的自然环境应该是什么样子?50年后的人类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50年后的技术状况应该是什么样子?都必须一一设定清楚,细致到教育是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课程,都在讨论范围之内。”
就这样,为了把《流浪地球》做到极致,郭帆构建了一套世界观,编制了《流浪地球世界观架构说明书》《流浪地球100年编年史》,3000张概念图、8000张分镜头……
一、刘培强给木星画形状是为了记录离木星的距离,他从休眠舱出来之后发现窗口的木星不见了,立刻意识到空间站已经“叛逃”。在那个窗口旁,挂着一个《盗梦空间》里的陀螺,而盗梦空间的结局是,主角终于回到家见到了孩子。
二、moss的红色光点,刘培强在休眠舱里的挣扎,致敬了2001太空漫游,而之后喊的“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果然是奢望”来自原著中最高执政官对反叛军的话《2001太空漫游》中的智能机器人哈尔那么moss会不会有一天喊出“碳基生物宁有种乎”和“吾可取而代之”呢;
三、重启发发动机的方案采用了“饱和式救援”,何为饱和式救援,按电影里的数据,5000台发动机共运送了7万6千个火石,派出了40万2千6百人,这样把重新点燃发动机的可能提到最高。虽然电影里只是一个小队的事迹,但背后是全人类的挣扎。
四、撞车的司机自杀前用日语说想喝一碗味增汤,俄国人牺牲自己把刘培强推向控制舱,运输车里盖着一张美国国旗。直到最后,人们说着不同的语言调转车头,驶向背离家园的方向。这根本不是一部所谓的爱国电影,而是全人类对自我的拯救。那些好莱坞大片中个人英雄式的爱国主义不会出现;
五、电梯里队员为了救姥爷韩子昂而死,韩子昂只多活了几分钟。xx用性命运送火石,点亮发动机的却是其他团队,很多电影里的死去总是强行赋予意义,至少能换回些什么。但是在这里,死亡就是死亡,那么真实而冷酷,就像现实世界。
六、太空站说地球还有35亿人,余下的一半人,在20年前已经死去。
七、刘培强带着三十万吨燃料撞向木星的时候,他的眼泪在空中漂浮;
八、刘启使用的球形保护器是双层的,内侧一层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他们从1400米坠落而没有摔死,靠的就是这一层缓冲。
九、姥爷韩子昂贿赂狱警先拿的是蚯蚓干,之后拿出的是存满50年珍藏小片片的vr眼镜,后来监狱崩塌,急忙赶来开牢门的狱警还带着那个vr眼镜,而且腰带也没来的及绑上。
上一篇:哪部电影让你记忆深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