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朱元璋为何要发动“胡蓝之狱”,将胡惟庸、蓝玉处死呢?
朱元璋,蓝玉,都是朱元璋为何要发动“胡蓝之狱”,将胡惟庸、蓝玉处死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初,朱元璋发动了“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并称“胡蓝之狱”。耗时(洪武十三年到洪武二十六年)之长,涉案人员之多(50000人左右)史无前例。至此明朝的开国功臣除了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死后封王,保全身名;沐英镇守云南,远离了是非;汤河聪明的告老还乡,寿终正寝,其他大多没死在刀剑无眼的战场而死在这血雨腥风的政治排异!
朱元璋从草根到开国皇帝这些人都是有功之臣,为什么朱元璋要发动“胡蓝之狱”,这么大刀阔斧的卸磨杀驴?难道不能学学赵匡胤潇洒的杯酒释兵权吗?
能从皇觉寺一介小僧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坐上龙椅,说明朱元璋还是江湖义气之人,他登基以后也是给身边运筹帷幄能征善战的文臣武将封官赏地的,可是很多人是可以共患难不能同享福的,曾被刘基预言一经重用,就会为祸不浅的丞相胡惟庸就是忘乎所以的不知道大明姓谁了,私拆奏章,结党营私,独断官员生杀升黜之事,他的“淮西帮”让刚刚坐稳江山的朱元璋甚是不安,一个“擅权植党”的罪名把他杀了,株连三万多人。
常遇春的小舅子蓝玉征战有功,被封为凉国公以后,为人骄横,霸田欺民,甚至大逆不道的霸占了元朝皇帝的妃子,朱元璋多次申斥无果,一个“谋反罪”制造了涉案35000人的“蓝玉案”。
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的这十八罗汉除了汤河有赵匡胤老部下审时度势明哲保身的气度,其他仗着自己的功绩在已经不是当年的朱重八的皇帝老儿面前瞎蹦哒,那不是往枪口上撞吗?何况儿子死了,朱老人家的皇位是想要传给孙子的,爷爷帮孙子削掉棘杖上的刺是理所当然的啊!虽然手段过于残忍,风过无痕,相信那老年孤单的坐在历来难坐的皇位上的朱元璋也是有些许无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案:朱元璋杀掉胡惟庸,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朱元璋杀掉蓝玉,是为了给自己的子孙后代铺路。
事件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朱元璋杀了胡惟庸的时候朝堂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很简单,朱元璋杀掉胡惟庸后没有几天丞相这个制度就没有了,尽管当时很多的朝中大臣都反对、都抗议,但是朱元璋老脸一甩告诉他们抗议无效。
然后我们继续来看一下,朱元璋杀了蓝玉之后,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这个更简单,因为蓝玉的人脉比较好,或者说蓝玉本身人脉不好,朱元璋强行给蓝玉安排了很多人,通过蓝玉案杀掉了很多人。
那我们来看一下朱元璋杀掉的这些人都是什么人呢?答案更简单,这些人都是武将。
于是我们不难得出一个极其清晰并且极其可怕的理论:朱元璋杀掉胡惟庸是为了集权,朱元璋杀掉蓝玉是为了给子孙后代铺路。
没错,这就是事实
我们曾经查阅过对应的数据以及这些对应数据的可行性,简单来讲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前前后后牵扯的人数达到了45,000余人。
而从洪武13年一直到洪武26年,这整整14年里的时间里面,朝中大臣尤其是帮助朱元璋当皇帝的那一批大臣基本上都死绝了。
曾经有人说过:如果朱标不死的话,朱元璋一定不会大开杀戒,我们暂且同意这个说法。
为什么暂且同意呢?因为很简单,朱标要是活着,他能够驾驭这些臣子,而朱标一旦去世了,他就没有办法驾驭了。
但是请注意,我们仅仅是暂且同意,因为还有一点没有办法同意,那就是朱元璋杀胡惟庸的理由。
朱元璋如同一个放养模式先把胡惟庸养肥了,等他肥得不要不要的一刀下去,直接了结他的生命,了结他的生命还不算,通过胡惟庸牵扯出来的人数之多难以想象。
更要命的是这一刀下去还了结了丞相制度,可以看得出来朱元璋是一个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明显,朱元璋已经容不得以这两个人为代表的淮西贵族了。
在建国之前,朱元璋是很倚重这些淮西的兄弟们的,因为马上才能打江山,只有依靠这些能征善战的淮西将士,他才能够成就自己的春秋霸业。并且,在创业时期,这些淮西派也是比较能吃苦,不会太过的嚣张跋扈。
可是,在建国后的情况就不同了。在他们看来,这整个天下都是淮西子弟舍生忘死打下来的,所以这胜利的果实理应由淮西子弟来品尝。并且,在朱元璋所论功行赏的名单中,大部分的都是淮西子弟,所以整个淮西派就在朝野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不得不让朱元璋所忌惮。
刘伯温不止一次的和朱元璋说过,这些淮西子弟在建国之后居功自傲,俨然忘记了打天下时的艰苦奋斗的精神,贪图享受,成为新一代的骄兵悍将,长此以往,必然会成为大明王朝的一颗毒瘤。
朱元璋也明白,如果自己还在世,也许这些骄兵悍将会收敛自己的贪欲,可是如果自己身死了,那么以太子的仁厚,是很难斗过这些久经沙场的武将的。所以,必须趁着自己还在世,必须要为后代解决这个隐患。
朱元璋明白,欲致敌人死亡,必先使其疯狂,所以他以自己和太子外出的名义,将朝廷大政交给了胡惟庸,并且在此之前表面上给予了他厚望。胡惟庸确实是飘飘然了,俨然成为了权倾朝野的存在,所以在朱元璋外出这段时间为非作歹,清楚异己,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朱元璋一直在看着他。时机成熟后,朱元璋回到南京,直接拿出所掌握的证据将胡惟庸缉拿入狱。
上一篇:将来哪个行业会成为朝阳产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