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印象中的年味是什么样的?
春节,小时候,的是你印象中的年味是什么样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时候年是期盼。
小时候,年是能大口吃的鱼和肉,是一年一次的新衣裳,是花不出去的压岁钱(交学费用),是兜里那散装的一小挂鞭炮。
现在的年是给予!
五十多了,年是超市里的拥挤,是忙活了半天的饭菜谁也吃不动。是孩子从外地回来时的喜悦,是可以想出去旅游就出门的顺意,是手机上集卡能抢到的红包,是给儿孙压岁钱时的快意。
生活越来越好,快乐却需要我们主动去找。
小时候的快乐是别人给的,长大了的快乐是把快乐传递给别人。
回忆童年的美好,期盼来年的丰盈,喜怒哀乐总会在我们身边围绕。
年过半百,我才明白,活在当下才会无喜无悲,平静安好。
今天我准备喝喝茶,聊聊天,矫矫情。
你会怎么过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敲锣打鼓,家家户户热热闹闹,在外奔波一年的人们都回到老家,回到父母身边,一家团团圆圆在一起嗑瓜子,看春晚,就是最幸福的时光,但愿时间停留多一些,看到父母慈祥的笑容,就是最接地气的新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安安静静!平平安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中年人,我心中的年味是:兄弟姐妹齐聚,与父母及长辈团聚,吃着母亲及姐妹们拿手的饭菜,给长辈送上祝福关怀,与同辈们交流工作及世态,同时关心我们的下一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沦我怎样想,也改不了事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以为新春的年味因该是最土的,最原始的,最具有我们中国各民族特色,传承古老文化的那种过年形式。陕西人吼秦腔、北京人昌京剧、河南人有豫剧、河南帮子,地域不同,共同的是,不忘先祖留下的文华瑰宝,传承就是纪念、就是弘扬,最古老的,才是最中国的。
观社火、看焰火、耍龙舞闹新春、祈福祭祖,这些传统的元素,是古老的春节年味浓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年味,即过年的味道。年味,源于老辈们传下来的各种讲究。如二十三,洗灯盏,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蒸馍馍,二十九,上坟走,三十,包饺子。这是年关的日程安排。年三十,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院子扫的一尘不染,街门口扫的青石铮亮。大门帖对联,东屋西屋堂屋帖对联,天地爷帖对联,灶王爷帖对联,特别是大门口墙壁上的“出门见喜”和影壁上的“正大光明”印象颇深。天将黑,大门口的宫灯点起来,天地爷,灶王爷的牌位前的蜡烛点起来,祖先牌位前的蜡烛点起来,准备过年的各种食品供神仙和先人先品尝,香火缭绕,炊烟袅袅,鞭炮声,钻天猴,二踢脚不绝于耳。吃完晚饭,大人开始招乎孩子们:“过来,试试新衣服!”孩子们穿上新衣服,自觉神气,口袋里装上平时吃不上的花生,瓜子,糖,不约而同的走到大街上“翩翩”(显摆),年三十真不愿意脱下新衣服睡觉。再有,杜绝不吉利的言行,不许扫地,不许倒垃圾。
初一,天还黑,家长就会催你起来。穿上新衣服,一声不啃地干自己该干的事。大的帮家长煮饺子,小的忙准备鞭炮,家长领着全家人一起放鞭炮,钻天猴。二踢脚是必放的,放二踢脚是接神仙回家过年。同时还燃起柏树技,柏树枝在火光的“噼啪”声中弥漫着独特的香味。经常是饺子刚上桌,没吃几个,拜年的就来了。全家人赶忙接待。“大爷大娘,给您磕头了。过年好!”“来了就行,不用磕了。”小辈跪地磕头,长辈起身搀扶。真乐融融。送走一波,又来一波。这时大人就开始催了:“赶紧去拜年走吧。”穿新衣,戴新帽,给亲戚、长辈拜年跑遍全村,天不亮出去,中午还拜不完。街上人们熙熙攘攘,喜欢言开。遇到年前刚结婚的新媳妇,这可就热闹了。新媳妇由丈夫陪着拜年,一帮半大的小子,趁新媳妇不注意,猛推一把,如遇上雪天或地上有冰,新媳妇滑倒,大人们仰天大笑,孩子们嘻嘻作乐,新媳妇面红耳赤,新郎官不知如何是好。这也是春节一看点:推花媳妇。
上一篇:意志力的作用有多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