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现在过年年味淡了?
现在,春节,也就为什么现在过年年味淡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社会导向是奔钱走,没了感情,没了亲情,也没了激情,所以年也就没了味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到处禁放烟花炮竹,人人赌博玩游戏,不在龙狮飞武。网络发达,网上祝福,少探亲访友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也许是您的今夕对比下的感觉。
七八年之前,全国处于短缺经济。过年美味记忆深刻;现在过年美味与平常相比并未好出许多,所以印象不深。
购新衣并不能给现在我们及孩子,家人带来多大惊喜。
压岁钱的期盼下降。
很多地方禁放鞭炮。喜庆气氛变淡。
…
这是感觉问题。
这是经济进步结果。
我们拥抱这种生活。无人想回到四十多年前的短缺年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很多的年俗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机械化代替了手工,徒有其名,已无正宗。比如机制的的年糕,比如印刷的春联等等,不一而足。再就是过年似乎越来越格式化,脸谱化了,无非就是看着春晚吃年夜饭,微信群里红包飞。再就是物质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时吃的,穿的,并不比过年差。小孩子过年的欲望已没有从前大人们的强烈了,更何况一到过节忙吃忙穿,累得腰酸背疼的大人们呢。那种未交腊月,就开始在土墙上倒数距过年还有多少天,天不亮就跟着大人们满大街给长辈磕头拜年,大年初一炫耀拜年的糖果和压岁钱,整日价乐翻天的日子,已经成了年长者的一段记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与以前的春节各有那些主要特点、及使年味变淡因素。
以前春节特点、及使现在年味变淡的因素:
放鞭炮,从年三十、一直放到正月初三,元宵节还要是继续放。
由于鞭炮燃放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碳氧化物等),纸屑,灰尘等,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旅游景区、大多数城市,限放、不放鞭炮,鞭炮面临淘汰。
祭祀祖宗,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十五,每天用燃烧香、蜡烛、纸,祭祀祖宗。
这些东西燃烧时,有大量灰尘、黑烟等。现在中国人,从城市到农村,家家户户住豪华、高档房屋,那里还舍得用香、纸、蜡燃烧,熏黑高档次房屋。祭祀祖宗的活动,已由其它方式代替。
看电视、社戏,耍龙等。
这些迎新春活动,对于现在腰包鼓起来的人们,也不能满足需求。
过去年俗“请水”。
现在、都把自来水接到家里,不用请。
过去过年,“压岁钱”几角到几十元。
那份情感也十分感动,念念不忘。
现在春节特点,及使年味变淡因素:
城市里大多数人家到高档餐厅,订年夜饭。
摆脱过年、家人围着一顿饭忙个不停的局面。
电视只有老年人看,年青人都在智能手机上抢红包。
享受着那份获得感。
大多数人,利用年假出国游,自驾游等。
过年旅游成新时尚,人们向往异国、异地他乡人文。腰包鼓起来的人们,都想去寻求未知,探索未知。
“压岁钱”发的也多了。
春节收到上万元的“压岁钱”,也是正常的事。
旅游景区、少数民族聚聚地,人们从年三十开始,就作好充分准备,迎接四面八方蜂涌而来游客。
所有景区,人山人海,充填着景区角落。
以上就是以前过年与现在过年不同,及使年味变淡的因素,小伙伴们,你们说年味是变淡了,还是更有味了?
我认为,现在年味,真正体现出人们“幸福感”,引领人们向更加有味方向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生活压力所迫,过年了也不能回家。多赚点钱!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