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正月能理发吗?
正月,舅舅,广为流传正月能理发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我们这说是不能剃头,但也没见几个年轻的去理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这正月里不理发,寓意不好,山东人路过,都是二月二再理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能啊,否则那些理发店正月开门干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对于正月不理发的习俗由来己久。从最初的巜黄帝内经》中有记载,大意是春季万物复苏,而人之头发按五行又属“木",对应肝胆,逆势而为于人体无益。这是从养生方面阐述的,再后又为儒家升华,在《孝经开宗明义》中曾有,“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于是乎谁也不愿与"百善孝为先”的孝道对着干。这其实有道德绑架之嫌。
再后来又有罗贯中巜三国演义》中,曹操削发代首,广为流传,加之后期唐代,正月叫金月与当时朝廷杀人“凶器"金钺同音,前有曹操削发代首大力宣传,后有凶器臭名昭著,于是许多讲究人认为,正月不宜理发,实乃大忌。
虽然从养生,道德和忌讳方面讲,正月不理发深入人心,但影响深远的还是清军入关,在他们野蛮血腥的剃头留辫子政策,推波助澜下,把正月不剃头推上历史高峰,且影响至今。当时有识之士和百姓,虽无力回天,但为保留仅有的反清,汉家传统,更描绘出一个广为流传的剃头匠故事,正月剃头思舅舅而非死舅舅。可还是广为流传,因为人们都有美好意愿,趋福避祸的心理,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人云亦云。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不信谣,不传谣,谣言止于智者。正月能否理发,敬请诸君自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话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辞旧迎新嘛,给自己一个崭新的精神面貌。俺家乡没有人邋邋遢遢的过完年再剃头。理由吗,跟大年初一不动刀是一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按照北京人的老理儿,正月里不能剪发,“正月里剃头死舅舅”。据传是反清复明的前明遗老遗少为对抗清庭剃头想出来的对策:“思旧”与“死舅”谐音,于是以讹传讹留下这么个老理儿,大家也就约定俗成地遵守下来。毕竟不想大过年的招老家儿生气,被妈妈和舅舅胖揍一顿不是闹着玩儿的!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那天才可理发,那是美发厅全年生意最火爆的一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确实很多地方都有这个“正月不剃头”的习俗,如果理发被长辈知道了,轻则骂,重我就不知道有什么后果了,反正不利于家庭关系和谐,所以没什么必要,不要正月理发。
“正月剃头”其实还有后半句,完整的一句话是“正月剃头死舅舅”,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忌讳这个。但这句话其实是误传,说起来还有一个典故。这个广泛流传的习俗并非很早就有,它起源于明末清初。
1644年清军入关,清朝政府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清贵族,为了摧毁各民族的独立意识和文化,维护统治,颁布“剃发令”。当时引起许多汉人不满与反抗,此令受阻。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清政府再次颁发“剃发令”,以性命要挟,当时有一句话广为流传,“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为了保护世代流传的文化,汉族人进行了起此彼伏的斗争,甚至有许多人付出生命,斗争历经37年。例如1645年“嘉定三屠”,清朝统治者对集结反抗的老百姓进行暴力镇压。正月不剃头是其中一个反抗形式,怀念旧朝,正月不剪发表示思旧。
意大利人卫匡国写下《鞑靼战纪》,记录了中国南方军民为了保卫头发而战的情况。
《掖县志》卷二《风俗》(民国24年版)说道:“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