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觉得现在过年还能找到小时候的感觉吗?
小时候,现在,都是你觉得现在过年还能找到小时候的感觉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咸阳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时侯确实喜欢过年,解放不久,国家还没有发展起来,全国人民在毛主席英明领导下,正在一遍废墟上重建新中国,各种物资还比小短缺。对于过年很期盼,除了有新衣新鞋,还有鸡鱼肉。特别春节耍龙舞狮那种热闹场面至今不忘。随着成长,随着国家建设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对过年的期盼就没有那么强烈。生活物资丰富后,只要口袋不缺钱,每天的生活如过年。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必须很好地传承下去,把过去文明的热闹场景继续发扬,继续传承。生活富了,老祖宗留下的优秀文决不丢。现在一些商家为了赚钱,把外国的圣诞节搬进中国,早先这种热闹场面甚至超过春节,这种现象不可取,不能让外国节日取代中国的春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肯定找不到小时候的感觉,但是回忆小时候也是一种美好的感觉。
其实主要并不是环境变了,关键是我们的心态变了。小时候做年糕、放鞭炮、炸牛粪,一切事情都是那么好玩,现在感觉有点物似人非。
重要的是,我们要给下一代制造一个美好的过年气氛,过年的习俗一样都不能少,还要做得更丰富,这样现在的孩子们将来长大后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过年回忆。那就是家的味道。
这就是传承,传承着习俗,传承着文化,传承了快乐,传承了家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个90后,个人认为主要是过年感觉没有了,小时候一过年那真的是太高兴了,因为可以有很多玩的兄弟姐妹,但是随着长大都各忙各的没有小时候那种情谊了,而且长大了过年也很累。成家了更累要送礼走亲人情世事越来越现实,不像小时候那么单纯了,单纯就会觉得快乐很容易,长大了考虑的事情就多了,小时候买了泥人都能高兴半天,不是没有年味了只是自己长大了。小时候过年想到的都是压岁钱,好吃的,人多热闹,放鞭炮,回老家逗小狗小猫,喂猪撵羊,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现在就是想着过了年钱还够不够用,一家老小的用度,人际关系的走动,过完年赶紧回家歇歇,虽然过年也有快乐但是已经找不到最初的感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小时候过年有个顺口溜我学一下:新年到,新年到。闺女要花儿要炮,老汉要顶老帖帽。老婆要一百绵模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现在过年再也找不到小时候那欢喜,快乐的感觉了。①是因为年龄段的不同感觉即不一样。由于小时候不知愁滋味,无忧无虑,什么也不知道,只盼着过年能吃好的穿新衣服,所以天天期盼着过年。我觉得小时候的过年的年味很浓,我们那时的顺口溜是:二十三儿炕小扁儿(即火烧),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个鸡,二十八贴花花(对联及室内画),二十九买肉酒,三十包扁食(饺子),大年初一儿蹶屁股作揖儿。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就进入年了,家家慌年,人人忙年,家家必磨豆腐,有时两家合伙磨,蒸馒头杀鸡子,买酒肉这在平时是没有的只有到了过年,人们才舍得做这些,所以那时候的我们是非常盼望着过年的。
.②时代不同了物质条件不一样了,现在吃的穿的平常和过年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所以现在过年找不到小时候的年味了。“穿新衣戴新帽,贴对联放鞭炮……”小时候由于家里穷,平时是没有新衣服穿的,只有到了过年了父母才想方设法给孩子们做一身新衣服,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白面馒头,但还不是天天能吃,也只是家里有了客人,才会吃客人吃剩下的白面馒头,和肉。平时根本吃不到,记得小时候过年家里也是只蒸一点点的白馒头,为了待客。母亲怕我们偷吃用竹篮子把馍挂的高高,使我们够不到。那时即使是过年白蒸馍也不能尽情吃,别说糖果零食了,想想那时的孩子好可怜啊!那像现在的孩子各种各样的零食吃不完随手就仍,馒头是家常便饭不屑一顾,过年还有什么稀罕呢?
总之我们小时候是特别喜欢过年,可以说是一进到腊月就在搬指头算天数,离过年还有多少天,最期盼的就是大年初一这一天,我们个个穿着新衣服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听见哪家鞭炮响,便不约而同的跑过抢那没有响过的小炮,然后几个小伙伴就在一起分享“战利品”,由胆大的孩子用柴火棍儿去点炮捻,其他小朋友纷纷捂着耳朵躲在一边,只听“叭!”的一声响过,我们就像是打了胜仗一样,手拉手边叫边跳,噢!噢噢!那氛围真是一个字“乐”。现在虽然吃的好了穿的好了,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可是却没有那小时盼过年的心情,和那份简单快乐的喜庆的感觉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