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申论怎么写?
申论,材料,自己的申论怎么写?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如何训练申论,建议看看半月谈,半月谈的文章和申论一个样子,看看半月谈的行文结构和行文表达,对于写好申论文章,很有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海林公考教你哲理框架式申论议论文独门绝技《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真题】2013年国家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市(地)第五题:“给定材料6”中的题写“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慨,请参考“给定材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
【海林公考作答】
总论点: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
分论点:
分论点一:(哲学原理的标题)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原理,(对应哲学原理的方法论)坚持正确社会意识的导向作用,(申论主题分论点)高度重视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主要内容:
1.阐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原理的主要内容。
2.(破题)指出“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的深刻含义即哲学原理:这两句话包含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道理。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结合给定资料,论述保护文化遗产(重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
分论点二:(哲学原理的标题)运用辩证的否定原理,(对应哲学原理的方法论)坚持批判与继承的统一,(申论主题分论点)保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主要内容:
1.阐述辩证的否定原理的主要内容。
2.结合给定资料,区分优秀文化遗产与落后文化遗产。
分论点三:(哲学原理的标题)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应哲学原理的方法论)加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申论主题分论点)进一步彰显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魅力
主要内容:
1.阐述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主要内容。
2.结合给定资料,针对给定材料中有关物质文化遗产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紧迫问题,提出有关加强硬件建设的对策。
3.针对给定资料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宣传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加强软件建设的对策。
详见《腾讯课堂海林公考申论直播课程》
海林公考微信hailingongkao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如何才能写好申论,做到以下三个点,将事半功倍。
一、题干破题
关于不能准确理解题干中的每个要求的这个方面是很多人所忽视的,很多人认为它能理解,但是往往他不能理。
比如说我们举几个例子:1、题干中出现归纳,那么这道题的一个作答,分类是必然的,他肯定是占分的;2、题干中出现了层次分明,那必然是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分类的;3、题干中出现了有逻辑性,在我们综合分析题中往往是不同层次之间的一个恰当的衔接。常见的衔接方式有起承转合,或者说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顺畅即可;4、在我们的公文写作中出现了有逻辑性往往是指分类或者说是总分。还有不同层次之间的恰当衔接以及作者原文逻辑顺序,主要是指这四种作答的一个形式,所以说关于题干方面的每个要求,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
同时,我们研究题干还有什么好处呢,就对于我们作答逻辑的这个思维的一个训练,基本上凡是综合分析题和公文写作题类似的这种多个层次的题目,你拿过来,我只需要看下题干,这一道题的作答逻辑就猜的八九不离十。不需要去看材料,这是我们题干的一个训练的一个好处。
二、不同材料概括要点
关于在材料中找要点不准确的这个问题,目前我们考试只考三种材料,纯事例性材料,纯议论性材料,议论+事例型材料。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去研究清楚,在这三种材料中如何去找要点。他们之间去采取要点的时候又有什么区别。
第一种,关于纯事例型材料。
是指以叙事为主,讲故事为主,这种材料非常口语化,我们去选取要点的时候仅仅用原字原词,那么相对来说不是很适合了。一般情况下,当原文中是一个非常口语化的词,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将这个口语化的表述,做成一个规范性的表达写成一个书面语的一个形式,同时如何保证我们最大可能性得分呢?前面用一个概括词自己概括,后面再加原词的形式。这种形式,有一个好处在于,前面是按照意思可以给分而后面的按照原字原词给分,最大可能性保证了一个得分。
第二种,是纯议论性材料。
是指书面性的词语非常多,材料之中。而我们的一个作答的格子不够,那么这时候呢,我们需要对于这种材料的一个段落逻辑脉络进行分析,哪些是总哪些是分,以及一些其他方面的技巧。如何进行摘抄。去掉没有用的,保留重要的,比如 说总分关系中的总。
第三种,是议论+事例型材料。
这种比较简单。议论是总,事例是分,事例为议论作解释说明我们写总不写分即可。
三、要点归纳:
归纳不准确和概括不准确还是两码事。
概括是指概括要点,而归纳是指将要点进行分类,目前我们分类的形式主要是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
是题干中有多个主题词,比如说请你归纳概括对于超前、速成教育的现状,这里面有两个主题,一个是超前这个教育主题,另一个是速成教育主题。往往我们去作答的时候就需要按照这两个主题进行分类
第二种
是题干中出现归纳这个词,往往这时候,我们写答案是需要分类的,分类至少是占一分的。
第三种
是题干中出现了‘’层次分明‘’这个词。什么叫层次分明,那就是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类。
第四种
是在材料中有明确的分类提示:比如说19年国考。有一道题说要求请你归纳概括,对于国外城市水系建设的经验,在材料中第一段,明确地说明了分为规划和管理两个方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