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过年们家都有蒸馒头的习俗吗?
馒头,都是,习俗过年们家都有蒸馒头的习俗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过年们家都有蒸馒头的习俗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家乡是江南鱼米之乡的赣中地区,吃的是大米饭,做馒头蒸馒头都不擅长,不过三十晚上原来有蒸米饭(不是煮)的习俗,现在很多习俗都取消了,不过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习俗也不是没有道理,三十晚上蒸的米饭是压桢(蒸饭的木桶)饭,这桢(桶)饭三十晚上是不能吃的,要用这桢(桶)饭放在神台上敬祖,祖宗吃(祖宗哪能吃饭呢?当然是象征性的哦)剩下的大年初一一家人才能吃,这个也是意味着连年有余的含义,意味着在新的一年之中都不会缺少饭吃,因为过去的人都饿怕了。所以初一这一天都是吃去年蒸的米饭,现在如果还有人按照过去的这个习俗,初一一整天吃剩饭那还不笑掉大牙。各地有各地的习俗,你的家乡是个什么习俗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别说是过年,就是平时我们家也经常蒸馒头吃。我是陕北人,我们这里都是以面为主食的,南米北面,相信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是如此,而馒头毫无疑问又是面食当中的主力,不爱吃馒头和面条的北方人,我几乎没见过。
记得小时候,大人们形容一户人家光景富裕,经常说:“上午馍馍下午面,看人家吃的多好!”羡慕之情,溢于言表,仿佛这就是他们心中最理想的生活状态。这个馍馍指的就是馒头,对于我这样地道的陕北人来说,一天不吃馒头,浑身难受,米饭只是我调换口味的副食而已。
在我们这里,随便一个家庭主妇都是蒸馒头的高手,过年那更是家家户户都要蒸馒头,不需要和美味大餐搭配,或咸菜或油泼辣子,也吃的津津有味。按老一辈人的说法,过年的时候,谁家的馒头蒸的又白又大,谁家来年一定兴旺发达。
所以,我们这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记得小时候,听外公讲过馒头的历史典故——诸葛亮南征蛮夷,七擒七纵孟获,解除了蜀国的后顾之忧。当蜀军班师回朝渡江时,忽然阴云密布,狂风乍起,波涛汹涌,致使大军停滞不前。当地人告诉诸葛亮,因连年战乱,江中聚集了无数的孤魂野鬼兴风作浪,必须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和牛羊祭奠亡灵,方可渡江。
牛羊倒好说,可人头到哪去弄,总不能随随便便的杀人吧?诸葛亮沉思片刻,微微一笑,计上心来。他命人杀牛宰羊,剁成肉馅,在外面包上面粉,做成人头模样,入笼蒸熟,然后扔入江中。一会儿功夫,江面便云消雾散,风平浪静,大军得以顺利过江。
将士们称面做的人头为“蛮头”,取自蛮夷的头颅,但是这个名字未免太恐怖了,就把“蛮”字用“馒”字来代替。后来,馒头可以辟邪的说法迅速蔓延开来,传遍全国,人们惊奇的发现,馒头不仅是辟邪神器,还是难得的美味。但是诸葛亮初创的馒头,需要加入肉馅,不仅工序复杂而且成本不菲,北方地区的人们干脆省去了肉馅的程序,全部用面粉制作,这就是馒头的由来。
西岳顽石~吃了馒头,很踏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我们这儿的传统是每年过年都要蒸包子,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从实际意义出发,是为了春节吃的方便。因为春节都是走亲访友,吃吃喝喝玩玩。到家了,早晨吃点包子,烧点稀饭,特别方便。
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过年蒸包子,也象征着来年生活蒸蒸日上。而且包子都蒸的特别的大,也象征着生活大大发发。
三,从我记事起,每年的27,28,家家户户都蒸包子,有时候面半夜发了半夜起来做包子。那种感觉真的是有浓浓的年味。
过年蒸馒头,蒸包子,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我想以后还会一直延续下去的。
这是我的观点。这是我的回答,希望大家关注我,我是凡人小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直想学蒸包子和蒸馒头,但四川人确实不擅长这个。每次弄出来都硬邦邦的。
确实是按照流程弄的,该发酵发酵,但就是整不出外面卖的那种效果,求指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过年不让放鞭炮有什么可以替代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