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谋士中,你最喜欢谁?
袁绍,他的,谋士三国谋士中,你最喜欢谁?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郭嘉以其精妙的心理分析,每每料事如神,算尽豪杰。刘备杀车胄叛走,曹操要进攻刘备,但是将领们怕袁绍来偷袭许都劝阻曹操,唯有郭嘉料定袁绍“迟而多疑”,即使来偷袭也肯定不迅速,而刘备刚刚集结势力,众人尚未归附,用闪击战必定可攻破刘备,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可错失。果然如郭嘉所料,双方接战之后,刘备败逃,而袁绍根本没有出兵。 官渡之战,曹军大破袁绍。绍死,子袁尚、袁谭被迫退至黎阳。诸将想乘胜攻破二袁。郭嘉力排众议,认为袁氏之子向来有隙,又有郭图、逢纪等小人在当中掺和,过不多久他们必定会相互争斗。不如先南征刘表,静待其变,等他们互斗而后击之,一举可定。曹操十分赞同,于是南征。数月之后,袁家兄弟果然内战,曹操轻而易举地分别击破了袁尚和袁谭。袁尚逃人乌桓,曹操决计追击。诸将皆以为袁尚已成丧家之犬,而关外胡人贪婪不义断然不会支援。如果为此而远征,反而造成许昌空虚,刘备必然会挑拨刘表前来偷袭。曹操追击到边关,道路泥泞,连日秋雨,山洪暴发,运输中断,曹操已经没有信心继续追击,打算暂时收兵。这时的郭嘉也许因为是水士不服,或是操劳过度,患重病而躺于担架上,却仍然挣扎着进言让曹军前进。
按照郭嘉的策略,曹军轻装前进,直捣单于驻地,乌桓兵败,袁尚续逃辽东。然而,就在作战辽东的曹军敲响战鼓的时候,郭嘉永远地闭合了他那睿智的双眼。他只有三十八年的阳寿。曹操亲至吊丧,打心底里感到一种无可弥补的哀痛与悲凉。他对荀彧等人说:“你们和我都是差不多的年纪,只有奉孝最年轻。等到天下事完后,我还要将后事托付给他,没想到他天折在巅峰之年,这就是命啊!” 郭嘉可以说是曹操最喜爱的谋士,后来曹操在与诸将和谋士的书信中多次表达对郭嘉的缅怀,一再称赞郭嘉对自己的忠诚,以及自己对郭嘉的信任。可以说,在众多谋士之中,曹操对郭嘉的感情是最深的,曹操也认为郭嘉是“最知故意”。赤壁兵败,曹操引军北返时感叹,“若是郭嘉还在,我就不会沦落到这种地步了”,令众谋士羞惭不已。他们不知道,曹操之所以其实是在谴责自己,他很后悔没有忠实地执行郭嘉的荆州平定之策。 我觉得,郭嘉的形象一直都很完美,这得益于他的才华,他的青春,也得益于他的英年早逝,使得无数人愿意架空历史来幻想这位一流智慧人物与三国圣坛上的诸葛亮来一决胜负。历史没有给予这样的机会。这种缺憾令后人在想象中再三美化郭嘉这一形象,他的智慧成为三国舞台,上的一道炫目光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周瑜,火烧赤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说最喜欢的人当属“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了
曹操--“奸绝”
一、生平经历
曹操(155--220),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出生于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亦因这种关系,曹操自幼便有机会接触官宦子弟。日后的劲敌袁绍亦是曹操年少时朋友。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自幼放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当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叫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但在诛杀宦官时,反被伏击。而此时有西凉之狼称号的董卓带领大军接管京城。卓入城不久便改立少帝之弟刘协,是为献帝。大部份大臣纷纷逃出洛阳。曹操亦逃至陈留,集结义兵,声讨董卓。
初平元年,各路大将推举家世显赫的袁绍为盟主,西讨董卓。但因各将领心怀鬼胎,遂使义军失败。曹操在这战役中,初次见到日后的死敌--刘备。
初平三年,董卓为王允、吕布所杀。而二人又被卓部下李傕、郭汜所遂。献帝乘乱与一众大臣逃出长安,但被李、郭二人所追捕。而曹操接受荀彧、程昱所议,迎接献帝至许昌。从此曹操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
其后,曹操以献帝名义东征西讨。先后平定关东、关中一带。而刘备亦曾成为其部下。接下来,曹操便要面对他的老朋友--袁绍。
当时袁绍盘据幽、冀、并、青四州,军力雄厚,勇将如云。虽然曹操己成中原霸主,但就兵力而言始终与袁绍有一定距离。
建安五年,袁绍大军南下,与曹兵会战于官渡。最后曹操用降将许攸之计亲率五千骑兵偷袭袁军粮仓。袁兵见军粮被烧而大乱,曹军乘势出击。袁绍败走。官渡之役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的霸主地位。
在官渡会战胜利后,曹操用数年时间稳定北方,和追击袁氏余党(绍兵败后不久病死)。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表。同年,刘表死,次子刘琮继立。面对曹操如狼似虎的大军,刘琮决定出降。曹操轻易地接管荆州。可能因为荆州得来容易,曹操决定乘势东伐孙权。但孙权的智谋岂是刘琮之流可比得上的。
孙氏自孙策时已盘据江东,至今人心归顺。加上长江天险,孙氏政权已有一个稳定基础。当孙权收到曹操东来的消息后,曾召开多次军事会议。会中主战和主降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最后在周瑜和鲁肃的分析下,孙权决定出战。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孙权大军在赤壁迎战曹军。周瑜用计火烧曹操军舰,曹军大败。从此曹操无力大举南征。如果说官渡会战决定了曹操在北方霸主地位,那么赤壁兵败便是曹操只可称雄北方的一战。
此后,曹操虽曾多次在东吴边境挑起战火,但双方均互有胜败。同时刘备西定益州,自封汉中王。三国鼎立之势已成。连盖世雄主曹操亦再无力改变这个事实。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进位为魏王。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翌年,操子曹丕篡汉,建国号魏。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二、重要事件
1、曹操献刀
西凉刺史董卓乘朝野之乱,统帅二十万大军进驻洛阳,废了少帝,立了献帝,自封为相国。他欺主弄权,残暴凶狠;大臣们想除掉他,却没有办法。校尉曹操暗中早有杀董卓之心,他经常出入相国府,渐渐取得了董卓的信任。一日,曹操从王司徒处借来宝刀一口,藏刀来到相府,走入小阁,见董卓坐在床上,义子吕布侍立于一侧。董卓问“孟德今天为何来得这么晚?”曹操说:“我的马走不快,所以迟了。”董卓听后,命吕布选一匹西凉好马送给曹操,吕布出去了。曹操心想:“老贼该死。”想刺他,又怕董卓力大,没敢妄动,只好站在一旁等待机会。董卓身体肥胖,不能久坐,不一会,即侧身而卧。曹操见他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从铜镜内看见曹操抽刀,转身急问:“孟德你要干什么?”这时吕布也牵马回来了,曹操急忙说:“我得了一口宝刀,想要献给相国。”董卓接刀一看,长足盈尺,锋利无比,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曹操牵着马出了相府,快马加鞭往东南疾去。吕布对董卓说:“曹操好象有行刺之举。”董卓有些醒悟,于是派人去追。此时曹操已经飞马奔出东门,逃得无影无踪了。
上一篇:美国将委内瑞拉的存款移交给反对派瓜伊多,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其他国家会怎么样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