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书法与国画存在什么内在联系吗?为什么有些人的画很不错,字却一塌糊涂?
书法,国画,的人书法与国画存在什么内在联系吗?为什么有些人的画很不错,字却一塌糊涂?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书法与国画存在什么内在联系吗?为什么有些人的画很不错,字却一塌糊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画同源”这四个字就足够概括了书法与国画之间的关系,书中有画、画中有书,它们的内在联系是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至于说有些人的画很不错,字却一塌糊涂,我认为字一塌糊涂,画必定也是一塌糊涂的,好不到哪里去。
而题主所问的“为什么有的人的画很不错,字却一塌糊涂?”因为这画只是表面构图上看起来很不错而已,其实是缺乏“写意”的,
我们都知道书法和国画的创作过程是“意在笔先”的过程,这“意”指的是人自身的意境感、气息丹田,胸有成竹的状态,脑子里、心里面早已经有了国画、书法的画面,笔法、笔势、笔意早已经酝酿成熟,下笔便可以水到渠成了,写意效果油然而生,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明代书画家徐渭,他是晚明继陈淳以后,从根本上完成了水墨大写意变革的一代花鸟画家,他狂放不羁的个性特征,在其绘画作品中表现为笔墨酣畅淋漓,情感表达强烈而激越,徐渭在陈淳写意花鸟画的基础之上,以狂草之笔法入画,
画面更加雄健豪放,笔下物象多具有一种“不似之似”,由其所创立的这种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对日后的扬州八怪乃至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均有深远的影响,所以齐白石也说过国画在于“似与不似”之间,综上所述,只有那些书法功底很深厚的艺术家,其笔下国画水平也是出神入化,同样,国画可以体现浓厚的文化底蕴,那么书法功力也绝不逊色,真正的“以书法入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传统国画的学习是以书法为基础的,在教学中一般在画画前教要先炼习一定书法才开始画画。但是现在有很多画家书法炼得少,画却画得很好。但是书法却一般或一蹋胡涂。这主要是临帖少之又少,没有把功夫放在字习书法的缘故。如当代艺术大师吴冠中老先生画技独到,但字的确实不怎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古“书画同源”、“书于画先”,画为“墨余”。说的是,中国传统书画,都是“笔”(线条)、“墨”(墨色)为基本元素的艺术;古代一些文人,书写完后(不一定为了“艺术创作”,也许只为公文、书札等),一看砚中还有“余墨”,便顺手沾墨作画,因此视我们现说的“国画”为“墨余”一一书写之后的副产品。这样看来,古人能”作画”者,必然首先是”善书”者了。
到了后来,国画成了与书法“平起平坐”的艺朮,不少喜欢画画的人,便直接研究“画”的规律,不必先研习书法的“笔墨”功夫,而直接研习绘画的“笔墨”功夫。这样,“画家”们在自己画作上的“毛笔题款”,大都不如“书家”,是顺理成章,可以理解并予包容的了。
可话又说回来:既然“书画同源”,画家研习书法自然比一般人便利得多。建议画家们反过来把书法当作“墨余”,练练书法,那就更完美了!不知诸公认为如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绘画有绘画的一套教学方法,写字是写字一种教学法,一幅好画配上好字才能完美,诗、书、画、印才能表达出意境,字要练才能和画融合,这就是传统中国画的起码要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与画确有内在联系,首先工具材料相同,必然作品格调有着相同,都是毛笔沾墨,经过运笔而现效果于宣纸上!书法与绘画通过笔锋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浓淡干湿墨色,此为运笔相同。字写的好坏,取决于运笔韵味于力道,而绘画线条勾勒流畅也同样近似于书法!所以,书画同源源于此。他们之间是一相辅相成道理!
书法家不一定是画家,但如果要学习绘画,有书法基础作画,会比一般人对笔墨线条理解快捷。国画家有绘画基础之上,如若进行书法学习,也是肯定比一般人快,毋庸置疑的。同样都有着对线条和墨色的历练理解,所以学习起来都有基础上的优势!
国画家孟玉峰作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要练习书法,其后再学中国画。就这么简单!
上一篇:听说小戏骨版《武林外传》将在大年初三开播,90后的你期待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