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读一本书才不会成为过眼云烟?
自己的,一本书,内容怎样读一本书才不会成为过眼云烟?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找一本感兴趣的书,通读一遍,理解大概主旨。
2.再读一遍体会书中细节,以及作者自己的想法和主观色彩强的句子。
3.加入自己的想法再读一遍和作者的想法产生对比,并思考,做出笔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想读过的书不会变成过眼烟云,首先要慎重选择要读的书。不要听广告宣传,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这样才能读到终身难忘的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也曾经深深困扰着我,尤其在阅读像陀爷的《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这类间杂多种修辞手法和人物对话的大部头的时候。后来读得多了,而且渐渐培养了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就慢慢有了一些记住书中内容的方法。在这里我推荐一个比较特别的方法,就是:说书。
没错,其实跟看到的田连元,单田芳老先生摆个小方桌,一杯茶一折扇舌灿莲花一整天这样的表现形式差不多,不过没有那么夸张。可以找个同好一起交流最近读过的书,互相说给对方听。书里讲了什么故事,人物形象是怎样,这个形象有什么意义,读完这部书的感受,任何一个切入点都足以调动起你阅读时的所有回忆,从而加深你的印象和更深层次的阅读理解。如果书实在太厚内容太多,那也没关系,可以拆分成一章一章来进行说书,每读完一章,就及时分享阅读体验。积少成多,厚重的书籍也有看完的一天。
这个用说书的方式来加深阅读记忆的原理就在于:说书的过程是一个表达的过程,为了有效的表达和传递信息,让人听懂且有兴趣。一来你会在说书的过程中迅速梳理好话语逻辑,明晰要转述的书籍整体的布局谋篇,从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所有的故事情节变化,这就加深了你对书的故事情节的记忆。二来你在表达的过程中,之前阅读那些最引人入胜的情节或者人物形象也会让你有分享,推荐给他人的需要,这也促使你能够深化对人物形象,情节立意的理解,表达的过程也是你的阅读思维再创造的过程。人总是对自己创造的东西印象深刻,在说书的表达过程中其实也完成了对作者、读者、听者三者的思想交互,是一种有益的思维训练。其三,说书也是一个沟通的过程,在你用自己的话语转述完书中内容时,听者势必会产生兴趣和疑问,就会提出各种突发性的问题逼着你再去调动记忆解答。因为提问者问题具有未知性,它可能指向你自己阅读中有所缺漏或者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倒逼你去思考和再阅读。这个整体的说书过程,就是用输出倒逼输入的方式加深你的阅读体验。如果是比较好学的书友,可能在读完此书后觉得自己仍有可以加强学习的地方,会据此收集别的门类的书,拓宽知识体量。
以上这种说书模式是建立在比较理想的模式上,前提是有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可供沟通,以及自我有表达的需要,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前者可遇不可求,后者,表达能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与性格关系不是非常的绝对。所以当没有倾听者承担这个倾听提问的责任时,就需要自己思想的交互了。借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常用写作手法,叫“复调”,就是不同角色,或者一个人内心中多种地位相等立场不同的思想彼此交互,颉颃互竟的过程。具体落实到方法,就可以自己说书给自己听。也可以借助纸笔采用读书笔记的方式,列出书的大纲,提出问题,积极思考,写一写随感之类的文字。核心只有一条:用输出倒逼输入!
欢迎书友多多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一本书首先抓住中心思想,记住每一处细小点才能把读好记得住,现在读的书记得清清楚楚四大名著,二十四史中的《史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其实,读书不仅在于熟读,在于默读,在于背诵。更要学会选择好书!
我觉得要想读好—本书,不仅要勤奋,也得学会坚持,不能—天打鱼,三天晒网!
要想过目不忘,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做好读书笔记。
加深记忆,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
并切,用自己的话把它述说出来!
转变成自己的知识!
总之,读书是快乐的,快乐的读书才会带来美好的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