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了避免老来没钱看病,是不是应该在年轻时选择从医?
医生,学医,大病为了避免老来没钱看病,是不是应该在年轻时选择从医?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外公80了,肝坏了,后面就是尿毒症,可能大家觉得凑几十,百来万治好了也活不了多少年了,都是农村的,打拼一辈子也没存多少钱,家家都得卖房才能凑出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太明白这个问题是出于一种什么考虑,或者是出于一种什么逻辑,为了避免老来没钱看病,年轻时选择从医,为什么就可以避免这个呢?
一种可能:意思是说,年轻时选择从医,因为自己是医生嘛,所以会更重视健康,有病也会早一点看。从这一点来看,确实会有些帮助,但你要知道,学医是很辛苦的,而且回报也没有那么高,而且工作是非常累的,很多医生是在透支身体,医生的身体未必就比其他人好,有的人会说,医生还不知道怎么保养啊?当然知道,但中国的医生,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身不由己,确实超体力在工作。医生也会生病,也可能会生大病,只是概率上也许小一些(但未必哦)。
另一种可能:意思是,当了医生,老来生病了,没钱看病,但医生是可以免费看病的,自己是医生,看病还要钱啊?想做什么检查就去做什么检查,想用什么药就用什么药,反正你是在医院,检查和用药都是免费的。是这个意思吗?那你可就错了,真别说,不少人都这样想,所以有的亲朋好友会跟我说,帮我带点药吧?或者帮我安排个检查吧?想着不要钱。晕!医生在自己医院看病,和其他人是一样的,不仅需要钱,而且价钱也是一样的。别想着当好医生,老了生病了,可以不用钱看病治病,这是想多了。银行的工作人员也不能把钱拿来花吧?商场的工作人员也不能免费拿商场的商品吧?一样的道理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管哪一行业的工作都应该学医懂医,特別是懂中医。有句治的话的意思是父不懂医不为慈父,子不懂医不为孝子,这是很有道理的。这方面古代学者可为样板。他们考官不成时有的就当了郎中或成了八卦先生。有的还成了名医。我们要把医学知识应是人的常识,而不能是医生的专利。学生的书本从小学到高都应有医学教育。高中毕业就应对许多种病能诊断和治疗了。小孩子记忆好,一年完全可学会1O种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读l0年书该是什么样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点中草药,对己对他人都有益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量的事实告诉你,有钱求医并不能保你健康,很多从医的,如肝病专家,自已死于肝病,心脏病医师,自已因心脏病而亡。这种例子还少吗?
说明了什么,有钱买不了健康,这是铁的事实;从医者,也逃不过疾病的折磨,为什么?正如樊代明院士所说的,现代医学的发展路线走偏了。
所以,为了健康要去从医大可不必,但懂点中医保健,学会健康地生活则是必须的。至少在有病痛时,你能有自已的判断,能分得清谁是名医,谁是庸医;能根据自已身体的状况,判定吃的这些药有没效果,没效果的能坚决拼弃,而不是医生说什么都认为是对的,他让你一辈子吃药,你就认为这是必须的。
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你能把最宝贵的东西交给陌生人去保管吗?我想是绝对不会的。所以学点基本的健康常识不是可选择项,而是必选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好!
站的高,自然看的远!
学医!马上就去学医!
首先,健康的受益者是自己!
其次,健康的受益者是家人!
当你的爱心有“外遇”时,你的朋友圈就会受益的!
当你的爱心“爆棚”时,地球村里的陌生人也都会被感动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一名HR,关注我,为你解答职场困惑。
医学之路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以前有一句话“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可见医生的工作也很艰辛,甚至很多医生自己生病还要带病工作。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了让自己老有所医,解决的方法并不是做医生一条路。我的观点如下:
一、做医生要考虑自身情况和岗位匹配
要知道,医学生的日常生活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可能是不断的做实验,背书,上课,而且考试的时候没有重点,厚厚的十几本医学书,都要背下来,你要划重点,老师会说“病人会按照你划的重点去生病吗。”做医生前还要考到各种证书才能上岗,上岗了就是加班熬夜,看不完的病人,可能还要面对医患关系。所以种种的这些,先考虑自己能不能承受,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个职业,做好了准备,再去选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