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过年有什么习俗?
习俗,这一,腊月过年有什么习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家过年,是从腊月初八开始进入预备期,从腊月二十三进入起跑期。旧时,腊月初八要煮一大锅粥,剩下的储存起来,以后每天煮粥是加一点儿,直到腊月二十三吃完,这叫“攢年福”。
腊月二十三,拉开了过年的大幕,这天晚上,家家要吃“火烧馍”,细心的母亲,会给多做一些,送给已出嫁的女儿,提醒别忘了娘家。老人会在灶爷像前摆上一只杀好做熟的公鸡和麻糖,送灶王爷上天述职。嘴里念道着: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常见的对联是:
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
腊月二十四,要做大扫除,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到来。
二十五,要准备去豆腐房取定做的豆腐。豆腐,谐音“兜福”,用布包回家就是把福气兜回家。
二十六,买年肉。旧时没有冰箱,肉不能买得太早,怕遇到暖冬放坏,也不能太晚,怕黑心商败坐地起价。因此,鸡鸭鱼肉蔬菜一般这时候买。
二十七,晒新衣。过年了得买件新衣服是不?旧时太穷买不起新衣服的,也要把旧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浆得倍儿挺,给新年带来新希望。
二十八,白面发。冬天气温低,那时没有发酵粉,用老酵头提前把面发上,一般得一天。
二十九,蒸馍篓。面发好了,得蒸好过年的面点,象馒头,包子,枣糕,或者炸油条和过年用的豆腐,酥肉等易于保存方便加工的菜。
三十,捏鼻儿。就是包饭子过除夕。吃午饭前第一件事就是贴对联。
如果腊月是小月,则二十九就是除夕。村里有祠堂的,所有的男丁要到祠堂拜祖,祈祷。没有祠堂的,晚上就在自由正屋摆上香案供品请祖家回来过年。还要到祖坟上烧纸放炮,送年钱。
除夕中午,认有干妈干爸的,就要去拜干爸了。
初一,躬脊。就是到处打躬做揖磕头拜年,不过现在一般是躹个弓就代替了。这天从凌晨起孩子们就会走早满村子跑着去捡炮竹,并互相展示战果。
在我老家,初一早晨要吃烩菜。不出五服的要互相端送。然后把交换后的菜再烩一起,才能开吃。通过这种方式来告诉孩子谁亲谁远,要合睦团结,一致对外。早饭后,大家就拎着酒瓶带着酒杯按先近后远,先长后幼的顺序到同宗家里互相拜年了。拜完年就自由活动。
初一这天,女人不下厨,家中的活全由男人来干。
正月初二开始串亲戚。
正月初五,要吃饺子,称破五。初六开始农村集市恢复交易。等着元宵节的到来。
元宵白天是自发的民俗活动。民间艺人开始献艺,耍狮子,撑旱船,骑假驴,踩高跷,唱小调等。晚上开始放烟火。
结婚第一年的小伙子,要到丈母娘家“夺灯”,这天可以不分长幼,尽情折腾新女婿,主人不能护着,越热闹主人越有面子。心疼女婿的丈母娘会拿出许多好吃好玩的,吸引孩子们注意力,为女婿减轻一点压力。
正月十六要过桥。到桥上走走,预示着一年健健康康,万事顺利。
正月十七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晚上要早睡,不要打扰它们,否则会遭到报复,搅得一年不安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传说,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而且通常在大年初一出没。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磕头等活动和习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家是西南的,地处重庆。在我们老家这边过年的习俗有这几点
1. 我们这边大年三十晚上会给小孩子红包并在凌晨12点的时候准时家家户户放鞭炮。并且30晚上的洗脸洗脚水不能倒必须要留在第二天才能倒!有一句谚语正月忌头腊月忌尾
2.在初一的早晨不能把放的鞭炮渣往外面扫去也不许扫地更不会出门。早晨我们会煮一锅汤圆表示团团圆圆。
3.转眼到了初二了,初二可以称为拜家门,也是出嫁女儿回家日可以称为“迎婿日”在这一天我们常常出去走亲访友,一起谈天说地。
4.初三被称为“赤狗日”这天里一般我们这边的人就比较少出门了。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民间风俗这日称为“穷鬼日”,初三一早家家户户都会“扫穷鬼”,将初一至初二囤积了两天的垃圾扫出,意味着扫走污秽晦气和穷根的民间习俗。所以这一天不外出串门拜年,就是怕被人当“穷鬼”一样扫走 。
5.初四了这天里我们这些也都在陆续祭祖了,在农村我们会烧纸钱放鞭炮端上一些美食邀请先人来吃饭,并掺上美酒。感谢先人的教导和表示感恩。并在回家途中会折上树枝表示带财回家。
最后各个地区风俗习惯不同文化遗产的不同,我们都有着不同的风俗。祝大家新年快乐 万事如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人春节最大的习俗就是三十的下午帖对子。
三十的下午帖对子,才知道过年的了。
挣不下银钱难回家,才知道做难的了。
上一篇:过年最温暖的瞬间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