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敦煌写经书法应该作为实用书法普及吗?为什么?
敦煌,书法,小楷敦煌写经书法应该作为实用书法普及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敦煌写经书法应该作为实用书法普及吗?为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敦煌书法】的出土对研究我国古代书法发展史,特别是隋唐,乃至魏晋、秦汉书法艺术发展史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柳公权书《金刚经》 唐拓本。在敦煌遗书中还藏有三种唐代拓本,有欧阳询书《化度寿岂禅师塔铭》、柳公权书《金刚经》、唐太宗李世民书《温泉铭》,甚至还有王羲之17帖临本3帖。这些拓本和临帖极为宝贵,是现在罕见的唐代墨迹珍品。
我认为它不仅是经书。也是历史的文献。那就该汲取精华。发扬光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回答是肯定的,抄写经文的字比较正楷,便于认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敦煌书法被发现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谁发现的?
敦煌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疏勒河下游。在敦煌现在有个著名景点,叫莫高窟。里面有许多精美的壁画,敦煌书法就是这里藏经洞16号窟出土的。发现者是著名的王道士。是他当时把大量文物低价卖给西方探险家。现在多数被外国博物馆收藏。
敦煌书法里有许多经书。有的清秀、有的温雅、有的雄强。自然质朴,令人叹为观止。
敦煌写经书法,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是研究书法史珍贵的历史资料。软笔、硬笔临帖和研究书法都可参考借鉴,汲取营养。
敦煌写卷中还有硬笔书法,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甘肃出土实物中发现,这种硬笔尖端劈为两瓣,和现在的蘸水钢笔的笔尖相同,当时硬笔书法是用的木笔和苇笔。这说明我国硬笔书法自古都有。
大般涅槃经第十八卷手稿,毛笔小楷,此帖清雅流丽,现藏于法国巴黎,(o833敦煌遗书、法藏P2281)。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敦煌写经书法应该作为实用书法普及吗?为什么?
不可能。抛开现代的条件因素不讲。即便是以毛笔作为书写工具的时代,也不可能以独一一种书体做为普及推广。馆阁体之所以为人诟病,就是因为天下人皆一个样,极大的限制了个人的创造性。从今天的角度看,馆阁体并不比敦煌写经里面的书法差。如果大家都写敦煌写经体,这种字体又会成为另外一个“馆阁体”模式。
书法要想再回到过去的辉煌也经不可能。时代在前进,书写的工具已经由钢笔、圆珠笔、炭素笔等现代书写工具替代了毛笔,而键盘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取代钢笔、圆珠笔、炭素笔,成为文字的书写工具。传统的书法,只会以兴趣爱好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人的审美观念千差万别,谁能阻止他人的喜好选择?
敦煌写经虽然丰富多彩,但还远远不及王羲之书法。书圣王羲之的书法都没有向全国普及,敦煌写经体又怎么可能会向全国推广普及,并成为大家的日常实用书写体呢?从任何角度上来说,它都不可能成为实用普及的书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敦煌写经书法是传统书法宝库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品系,其书写技法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和大力普及(不一定非要抄经文),尤其是书法进课堂之后,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普遍开设书法课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熟练掌握实用书写技能。二是了解艺术化书写技法。敦煌写经恰好属于第一种,以它为代表的毛笔小楷,是日常应用的纯粹手写体规范字,具有很好的实用书写性。如图:
▲图为隋人书《大般涅槃经》
相比之下,诸如《九成宫》之类碑帖属于第二种,是特殊场合使用的刀刻出来的字体,相当于印刷体工艺美术字,观赏性好,艺术性高,但是,有的个性太突出,有的过于工整规矩,实用书写性差,平时用不上。如图:
▲图为唐欧阳询《九成宫》
据我所知,现阶段列入教学规划的临摹范本当中,毛笔小楷字帖实在是太少了!而碑帖却占绝大多数,其中唐楷比例较大,这个现象说明主管部门的决策者们好像没有经过专家组广泛的调研论证和教学实验,导致在教学科目设置上缺少科学性、专业性,似乎不知道中小学生应该学什么?只考虑受教者应知、应会,而忽视了实际应用问题。
我觉得,从字体功能性与用途来看,古代的“写经体”是实用书写技法的重要物证之一,而且比馆阁体高古,尽管唐、宋、元、明、清的小楷各有千秋,写经体书写技法核心精要——笔法动作,始终处于统领地位,由此可见,毛笔小楷不仅是真正的楷法之源,还是历代人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比较通行的主要书写表现形式。
写经体为代表的毛笔小楷,应该成为中小学写字教育与书写技能训练的主要科目,非学不可,因为,它贵在技法上完全是自然书写状态,笔法动作简单,行笔婉转流畅,没有刻意顿笔、回锋……而且毛笔小楷与现代实用硬笔字,书写姿势、执笔法、运笔法同属一类,训练方法套路也是一样的,只是笔不同罢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