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太阳膨胀为红巨星,这个膨胀过程是一瞬间完成的,还是要经历较长时间逐渐膨大?
太阳,地球,巨星太阳膨胀为红巨星,这个膨胀过程是一瞬间完成的,还是要经历较长时间逐渐膨大?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般人的常识,太阳的寿命大约一百亿年,已经燃烧了将近五十亿年,现在正值壮年,再有五十多亿年太阳将爆炸变为红巨星。言外之意,是说五十亿年还早着哩,到时候人类早就飞出太阳系了。现在人没有必要去杞人忧天自找麻烦。其实这里有个误解。
就太阳来说,固然还有五十亿年寿命,但是对于人类来说,未必能够等到那一天。因为太阳不会一直这么均匀稳定的燃烧,开始速度较慢,逐渐增大。对应太阳辐射到地球的光线强度也在逐渐增大。估计在一亿年之后,地球上就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十亿年之后,所有生物都将灭亡。五十亿年寿命,是指太阳和地球,不是指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
在太阳形成的最初二三十亿年中,地球上是不适合生命生存的。那时地球的地质构造也不稳定,经常有火山爆发,空气中充满火山灰。只是在最近十亿年中,才逐渐稳定下来,产生了最初的生命形式。生命的诞生同时也对地球环境产生影响,大地逐渐变绿,空气中氧气逐渐产生,海洋中动物形成。
最近一亿年以来,太阳光照强度逐渐稳定,它已经度过了青春躁动时期。但也难免有小的波动。地壳运动也稳定下来,但地震火山也时有发生。生物物种迅速繁衍进化,逐步产生了爬行动物,鸟类和兽类。高级的生命形式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很小的灾难就有可能让它们灭绝,尤其是个头较大的生物。
最近二三百万年以来,无论太阳还是地球都比较稳定,没有足以毁灭物种的灾难发生。人类就利用这二三百万年的空隙,迅速发展起来,经历旧石器新石器,采猎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不容易,期间没有大的灾难是人类的幸运,或者说是一种偶然。但这幸运不会永远眷顾人类,灾难随时可能降临。
太阳的辐射总体稳定,但难免会有小的波动。现在的人类比过去更加不能承受哪怕是一点点的波动,因为人类许多精密仪器都更加依赖稳定的电磁环境。地球火山地震也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各项设施以及人类本身。远处恒星的爆发传到地球人类也受不了。总之灾难很频繁,人类又太脆弱。之所以人类目前还没有遇到,完全是因为时间有限。人类有记载的历史不过区区几千年,而人类各种电子设备的大范围应用仅仅一百多年。
不要以为太阳一直很稳定,就会一直稳定下去。就像一个人正值中年,虽然过去一直很健康,但谁也无法保证哪一天他会得病,或者仅仅是发烧打个喷嚏,人类也受不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这些不是为了吓唬人,也不是唱衰人类文明。而是给人类社会提个醒,做好应付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努力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利用有限的稳定期,努力快速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灾难到来之际,采取措施,保护人类不被完全灭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我们这种渺小的生命来看,它的膨胀是缓慢的,但如果以太阳一生的时间来看,为红巨星的时间是短暂的,不过10亿年而已。简单了解下关于太阳人生故事。
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是我们主要的热源和光源。它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但它不是第一代恒星,所以也含有其他元素,如氧、碳、氖和铁。它是通过一个叫做热核聚变的过程被点燃的。这个过程创造了电磁辐射,使我们的地球变暖,并使它有可能孕育生命。
太阳的形成
在太阳系还未形成的星辰岁月里,银河系中有一团稠密的分子云。
突然,一个事件发生了,我们不知道那是什么事件,或许是附近超新星爆发后的冲击波,促使这团分子云开始自行坍塌。当云层塌陷时,所有的尘埃、气体旋转着向中心汇聚,形成一个球体。
当这个球体开始增长时,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快,形成了一个引力场,吸引了周围更多的物质。一旦汇聚的质量足够多,一个叫做热核反应的过程将发生在它的核心内,把它变成太阳系中心的一个炽热的离子球。
热核反应
热核反应的过程非常简单,它为所有的恒星提供能量。两个或更多的氢核在接近时以极快的速度碰撞在一起,聚变成一个单一的原子核。这基本上使氢转化为氦4,为太阳系提供了强烈的热量和光线。
科学家试图模拟这个过程,把氢弹改造成一种新的、安全的能源,但至今我们还无法找到控制氢聚变的方法。所以现在,只有恒星拥有这种技术的专利。
太阳的结构
据我们所知,太阳是个巨大的等离子体,有四个基本层。
核心(Core):发生热核反应的地方。其密度是水密度的150倍,达到15000℃的温度,且核心的自转速度比太阳表面快。
辐射层(Radiative zone):核周围的区域。这个区域通过辐射产生能量传递,而不是对流。在这一点上,温度稍微下降到5000摄氏度左右,在辐射层,分子传递能量,因为他们受到热量的激发和相互“碰撞”。
差旋层(Tachocline):是一个将辐射层和对流层分开的薄层。通过磁发电机的过程,太阳的磁场在这一层产生。研究表明,当对流层加速其旋转时,辐射层减慢,而他霍瓦跃层似乎是两者之间的“空间”。这两个区域之间的这种旋转差异产生了一个来自他霍瓦的磁场,并且可能是11年太阳黑子周期和太阳耀斑发生的原因。目前对太阳的这一部分知之甚少,但研究继续对其目的有更好的了解。
对流层(Convective e zone):这是太阳的最外层,通过对流传递能量。对流的过程相当简单。当分子被加热时,它们会失去密度,彼此之间进一步分离并上升,当温度将下来,分子又会下沉。也就是说,一旦这些分子上升到较冷的区域,它们就开始冷却自己,并再次变得稠密,返回到热源。这个过程创造了一个循环,加热的分子上升,冷却的分子下降。沸水和洋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再向外就是太阳的大气层,也由三个基本层组成。
光球层(Photosphere):这是太阳大气层最里面的部分,也是我们唯一能看到的大约100到400公里厚的部分。它的密度比地球大气层低约0.01%。太阳的这一部分达到5000到8000摄氏度之间的温度,这比太阳大气层的其他层要凉爽。
上一篇:《儒林外史》中周进已经做了国子司业,为什么在范进面前还要自称“学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