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期末考试孩子没有考好该怎么安慰他?
孩子,自己的,你的期末考试孩子没有考好该怎么安慰他?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现在的孩子对比心里比较强,看见其他的小朋友期末结束之后都拿到了奖状,但是自己却没有,心情比较失落,我家孩子就是这样,需要怎么去安慰一下呢,各位有什么建议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好对比是自尊心强的表现。在对比中产生失落心理也很正常,问题是如何去引导,使他很快走出失落的阴影,鼓起自己的干劲,以饱满的热情去追赶别人。
比较是有艺术的,如果一味地自责自己笨不如人,那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一旦自卑心占据了他的观念,搞不好会自暴自弃。
比什么才好呢?
一是将自己与别全面对比,比出与别人在哪些方面有差距,差距多少,比出自己的优势,这样就有了努力的立足点和方向。
二是不要跟所有优秀的人比。因为你不是最优秀的,比你优秀的人大有人在,哪怕比你差的人在某些方面也有胜出你一筹的。比如你的学习成绩比某某好,但他百米短跑成绩比你好,你是否为了超越他而天天去练短跑呢?有的人喜欢跟任何人比,自尊心特强,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甚至有的家长也常在孩子耳边唠叨:隔壁小子考试第一名,邻居家女儿钢琴拿到了十级,小姨家表妹英语口语牛着呢!等等,像这样比下去,孩子会被比得身心疲惫,行为上会不知所措。保持一个平常心,看见别人优秀我高兴,通过努力能达到就去追赶,达不到的就主动放弃。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做到事事优秀的。正所谓人比人,死气人。
三是跟自己比。找出自己的优势与弱项,弱项必须转化为强项的要迎头赶上,否则就主动放弃弱项,充分发挥自己的忧势。通过纵向对比,看到自己的进步,有利于增强自信。
总之,通过正确的对比,找出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确定好努力的方向,制定好追赶计划书,这样才会比出信心,比出干劲,比出好的结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孩子考试孩子没考好时,父母要做的不是安慰,安慰只能让孩子更难受!也不是责备,责备会让孩子有更多的理由为自己辩护,甚至让孩子心理暂时得到平衡。因为他考不好,你已经骂过他了,持平了,他也不需要内疚了。那我们该做什么呢?
一、是让孩子发泄,想哭就让他大声哭出来。我孩子中考时因为拉肚子,数学卷没做完,就特别难过,回家就稀里哗啦的猛打游戏。我知道肯定有情绪,平时不是这样子的,我就让他发泄一下,直到吃完饭才平静下来,我才开始和他聊了一下,然后他接着准备第二天考试科目。
二、是关注他的感受,我当时就是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很难受,你本来就是冲刺市一中的,我相信以你的实力绝对没有问题,以你平时的速度,我相信你数学成绩都比很多人好。我也知道你绝不会轻易放弃后面的科目,后面的科目,你的成绩在班上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因为我需要鼓励他坚持,需要为他打气,他需要全力以赴后面的考试。后面的科目发挥不错,顺利进入了心仪的高中。我记得曾经孩子就跟我说过,我考的很不理想,我最需要的是你的安慰。其实他需要我的理解,理解他的感受,同时给予恰当的鼓励而已。所以,我们的关注点要指向孩子的感受,让他感觉你在乎的是他,而不是他的考试分数。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我们要看到事情背后好的一面。帮助孩子能从不如意找到有力的一面,他会坦然面对挫折,会越挫越勇。我孩子就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和坚信自己肯下功夫就能成功的决心,最终考进了自己心仪大学。所以,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先肯定孩子的努力,鼓励他支持他,和他一起面对挫折,和他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是寻根问底,需要和他一起寻找考砸的原因。考试成绩只是一个数字,但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的信息,才是我们最需要去关注和分析的内容。要主动跟孩子一起分析失分的主要原因:
1、是不是刚好考到自己不会,或者稀里糊涂的知识?
这个时候需要正确引导孩子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短时间内多把精力倾向于知识点薄弱的环节,尽量做到知识过关,每一科的知识点都要过关。
2、是不是心里太紧张,太着急?
如果是因为紧张或着急,把会做的题目做错。那改善的方法就是平时养成把每一次作业当成考试对待,把每一次测试都当成期末考试对待,那么遇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就轻松多了。
3、是不是因为某一道难题花了太多时间?如果是,那就是考试时间安排和顺序安排不合理。有的孩子在做考题的时候,容易的题目做得很快,但遇到难一点的题,就把精力全部放到这道难题上了,导致最后难题没有攻克,后面容易的题由于时间太紧匆匆做完,结果容易出错不说,还没时间检查前面的题目。所以教会孩子先做自己会做的题目,要做对,平时就要训练做题的正确率,确保一次性做对。难题留着最后做,能拿几分是几分。
其实偶尔考差并不是坏事,它能让孩子意识到平时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大考的发挥。厚积而薄发,学习就是一次长跑,刚开始可以缓缓地跑,要稳扎稳打,为后面的冲刺做好铺垫。中间就要匀速地跑,慢慢加速,均匀加速,这样才能坚持到最后的冲刺胜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具体还得看孩子的性格,如果孩子自尊心强,那就得鼓励他们,还有明天,不要失望,继续努力,如果孩子本来就没有责任感,那么就要给一点压力了……
上一篇:作为父母你愿意带孩子参加线上读书会,一起读书成长吗?哪几个关键因素会决定你的选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