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保健品直销如何让人信任?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保健品,都是,传销保健品直销如何让人信任?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保健品把人们忽悠的不得人心了,以往的保健品其实很少有合格产品,都是利用保健品低廉的造价卖出天价,都是用模式忽悠赚钱为目地,没有真的把人们的健康放到第一位!!如果想让人们相信保健品,以后如果想有销售市场的保健品,需要货真价实,不走老路,不拉人头,不多级分销,还得通过国家严格审批,权威部门认证,走正规的销售渠道,中国的保健品的路还很长,需要不断的科学研发,需要人们意识的转变,这段路可能五年以后有所好转吧现在人们对保健品不仅仅是不相信,而是达到厌恶保健的程度。可见保健品市场多么悲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不是信任的问题,一方面,这种销售方式,要达到好业绩,就可能使用一些欺诈手段,而销售人员的文化程度,良心道德,做人底线等,又不受监管,牠们滔滔不绝的吹嘘,夸大功效,为了利益,而“善意”推荐亲朋好友购买并不需要的东西,并且还做出最不要脸的事情,比如在会上,展示自己的业绩,吹嘘自己因吃了某某素,某某粉,现在可以走多远不喘气,可以不吃饭只吃他们的产品,都照样精神抖擞等等等等。另一方面,就是价格,如果把直销价格跟一般药店或超市,或网购,或海淘的价格比,那直销价格是太阳☀️,而其他价格只是显微镜下的一粒尘埃,很多老年人,稀里糊涂的被骗买了几十万的无用的保健品,也难怪直销公司那么牛的利润,而买这些保健品的人,有可能被洗脑发展人头,我老妈就被所谓好心人推荐吃这吃那的,并发鸡蛋,发鞋子,听课,只要买了他们的东西,就可以怎么怎么,每推荐一个人,就能享受多少优惠,再推荐多少人,就会升级成什么,我妈交了几千块钱,后来我阻止了,钱也没退。别说老年人,就连侄女也被同学的妈洗脑,一次买了13000多元的,下辈子都用不上的东西,试想,这样的销售手腕,还能让人信任?与其说是信任,倒不如说被骗,被洗脑,真希望国家取消直销牌照发放,因为这所谓的直销,几乎等同于传销,如果非要说直销不是传销,那也是欺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保健品和直销我已经写了很多问答。本来不想写了,但看了这些似是而非不懂装懂的文章又忍无可忍。这事需要辩论,哪怕辩不明白。很多人的观点集中在三点。一、直销在中国大陆没有必要。二、直销产品贵是付人头费。三、有网购还要直销干嘛?我来回答。首先2007年国家颁发直销牌照,原因之一是中美贸易逆差。为稍许弥补逆差,国家给部分美国快消产品公司,就是能快速消耗的轻型产品公司颁发了直销牌照,好让他们在中国销售产品。所以现在不可能完全取消直销!除非中美贸易逆差倒过来。第二,直销保健品本来就很贵!如果摆在药店销售,其产品比国产的鱼油卵磷脂等贵几倍几十倍,不会有人买,做广告也没人买,开专卖店也没人买,只有走让人吃了体验,觉得很好再人传人这条路!第三,所谓有网购不需要直销是天大的笑话,说明这些人根本不了解情况。我问你,既然有网购,你打开淘宝上哪儿去买?看到保健品这么贵你会买吗?现实情况是有部分境外保健品直销公司本来是想做网购的,没想到内地人山寨能力太强,网上一下子冒出那么多假货,主要是便宜,使消费者上当受骗。所以公司被迫放弃了网购。也就是说,你现在在网上买到的该公司产品很多都是假货。但也不排除做直销的把囤货拿到网上卖!现在部分境外直销公司也开始在网上销售。但你必须先申请,通过该公司严格审核,履行手续成为会员后,才能以自己的编号在该公司网站购买。说清楚了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任何销售行为想要长久,诚信是第一重要的。健康产业及直销行业的诚信,并不比任何行业特殊,但其他方面有自己特殊的地方,也因此导致了产业的尴尬。
和房地产行业相比,房地产行业如果不诚信,相对隐藏的时期更长,可能需要几个十年才能被曝光,而健康产业就无法隐藏这么久,大约半年到几年就会被发现;
和一般制造业相比,健康产业门槛低利润大,足以吸引更多低素质人员进去,更可怕的是吸引低素质人员当老板,直接奠定了没诚信的基础;
和一般渠道流通行业相比,健康产业的对象年龄大,文化程度偏低,知识水平老化,但消费需求更强烈,容易“被忽悠”;
和食品行业比,健康产业有更多专业概念,和药品行业相比,却没有更多的专业约束,因此,健康产业可以“更放心、很大胆”的忽悠;
和衣食住行等基础消费行业相比,健康产业的对象有更迫切的消费愿景,比如吃饭,不好吃下次不来就行这次吃饱就行了,而健康产业的消费者,自己迫切希望产品能治病,所以总想让销售者有个明确承诺,最后逼着销售者夸大功效,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个人就太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依行业规律,健康产业是不能宣传更不能承诺治疗效果的,所以我只用“改善、缓解”等词语,但经常被消费者要求我明确表态“你就说能不能治这个病,能治我就买,不能治就不买”。。。我哪敢说不能治,如果这样说了,经销商整个团队就要喝西北风,既要促成消费,又要保证行业底限,确实很难有人能做到;
和众多行业相比,健康产业和直销行业有其特殊性,但有诚信有未来,缺诚信被唾弃,近期的百日整顿,就是最真实的行业报应。整顿后,去腐生肌,才能让产业更好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