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狗十三》中,你觉得青春期的孩子因为敏感就可以任性吗?你怎么看?
孩子,自己的,情绪《狗十三》中,你觉得青春期的孩子因为敏感就可以任性吗?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狗十三》中,你觉得青春期的孩子因为敏感就可以任性吗?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任性是必然的吧
我以孩子的角度来说这件事。青春美丽疙瘩痘就是在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形成的,这时候孩子正处在发育的阶段,身体内的激素紊乱,情绪也跟着十分的不稳定,就像是女生来大姨妈时,爱发脾气是一样的。
特别容易产生小情绪,不止是和父母,和自己也弄的特拧巴,看着自己脸上的青春痘就想用手扣,这都是控制不住的。有的时候自己手上划破了一个小口,都会觉得人生怎么这么难。诗人都没有他们情绪丰富
再加上青春情是个情窦初开的时候,这时候的孩子他对什么事物都是懵懵懂懂的,对谈恋爱也是,一切对于他们来说又新鲜又好玩,这时候的他们像找到了自己的领地,不好好折腾一番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此时他们的敏感是来自于青春期的躁动。
而且这时候,他们刚刚开始有自己的发言权,大人终于不再把他们当成孩子看了,所以这时候的孩子也特别珍惜自己的发言权,你的话碰触到他们敏感的地方,那必定会使他们大闹一通,这不是他们的过失,这是成长赐予他么的礼物,再没有哪个年龄会像他们一样单纯、美好又任性,使着劲闹,闹没力气了就不闹了。
我知道这个时候的他们很任性、很调皮,大人看见了恨不得一巴掌抽晕过去,不明白这驴孩子怎么就管不听呢,怎么就不能让人省点心呢,这些我都能理解,可是青春期它就是这么的特殊,它是最敏感的时候,过了这个时期随着消失的青春痘,他们也会平静很多,不会和家长有太过激烈的争吵了,因为他们知道那是不招人喜欢的,他们也开始学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了,因为这个世界不止他们自己,对于爱情他们也有一点头绪了,知道感情也并非如他们期待的那般美好,总之过了这个时间段他们就沉稳了许多。
都说风平浪静,那就在风没听之前让浪花自由的翻滚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应光老师的回答:
情绪状态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水平和行动执行时的心理能量。积极的情绪会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就会产生反作用。孩子的行为方式与她当时的情绪状态、情绪调节能力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在她情绪很低落的时候您关心她,她是感受不到爱的,反而会觉得在您心中成绩和习惯比她的感受更重要,这就会加剧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冲突。
对于重组家庭的孩子来说,孩子需要面对和继父(母)关系的建立这一考验。一个重组家庭的孩子曾告诉我说:“每一次冲继父笑都好像在背叛我的亲生父亲,让我好痛苦。不对他笑妈妈不开心,对他笑我感觉对不起我爸。”所以孩子对爱会可能产生又渴求又抗拒的矛盾心理。在与继父(母)交流的过程中,孩子还可能无意识地与其争夺妈妈(爸爸)的关爱。当没有争夺到或者感觉妈妈(爸爸)没有想象的那么关注自己时,孩子的情绪就会波动,负性情绪就会更多。
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比关注成绩更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敏感与脆弱,帮助孩子调整好情绪。这个时代的孩子有主见,有个性; 同时他们又太敏感、太自我,容易悲观失落。有时一个在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有可能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有孩子积极情绪变多,她的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才会好转。如果一味抓好成绩和好习惯,只会让原本焦虑的孩子更加焦虑,这样的压力只会让她更加逃避。
孩子搬去爷爷家,其实是在争取新的社会支持,我们每个人在不开心的时候都希望得到帮助,身边的亲人和朋友都是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所以这时建议不要阻止孩子和其他亲人交流,更不必因孩子去了爷爷家而担心孩子不要自己了,她只是很难过,想要先逃开一下,其实她也很担心妈妈是否不再爱她。建议您给她时间和空间调整自己的情绪,经常去看孩子和爷爷,不必强迫她回家,但告诉女儿妈妈会一直等她回家。相信您的付出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和妈妈还是有联结的,妈妈是关心自己的。
每个人内心深处最大的渴望是被人理解,人人都渴望被尊重,渴望自身的价值得到别人的承认。妈妈在提问中用了一连串的“不好”,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生活习惯不好、跟继父的关系也不好等等 。很多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很容易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很容易注意到孩子的弱项,结果最终搞得孩子只剩下了弱项,没有了强项和自信。我特别建议妈妈去想想孩子有哪些优点。您要相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自己是有要求的,面对不好的成绩和糟糕的人际关系,没有任何人会比她自己更痛苦。她的痛苦就是因为她知道但是没做到。这时她需要的是在黑暗中看到一丝光明,知道自己还没有那么糟糕,自己还是可以被理解的,她需要有人点燃她。建议您多听听孩子怎么说,父母不以自己的好恶标准要求孩子,真正的尊重孩子,并愿意以先去理解孩子的姿态与孩子形成互动,那么一个良性的沟通才可能开始。
让我们一起努力,做更好的父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