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些人在农村信社贷款过了十多年,银行也不催还款,是怎么回事?
贷款,银行,信用社有些人在农村信社贷款过了十多年,银行也不催还款,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些人在农村信社贷款过了十多年,银行也不催还款,是怎么回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法律上,明知道自己借款却多年不去主动偿还,这属于明显的恶意拖欠,严重的甚至会被定性为欺诈。抱着侥幸心理不去主动偿还贷款,终究难免一场空,甚至落得个信用、名声、金钱三不沾的尴尬局面,严重的甚至会面临牢狱之灾。
我小时候读书的时候,也曾在我们村办理过一次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那时的审核流程很简单,只需要找个担保人,开个证明就可以了,并且当时农信社的联网系统并没有现在这么完善,管理上有很多的缺陷。当时给我办理贷款的那个人现在早就不在了,而农信社的职员岗位也换了好几次。
所以,我认为在农村信用社贷款十多年,银行不催还的可能性,主要可能有这么几种:1、系统升级,老旧陈账资料缺失,无法快速认证,只能暂时拖着等相关手续齐全日后再定;2、人员更迭,以前农信社的管理并不完善,很多旧账随着人员更迭,当时办理的工作人员时间久了忘记,也就导致旧账压箱底;3、银行较劲,既然你不主动偿还,那么拖着,秋后算账,倒霉的只能是你。
在我小时候我门村有个人做生意,在农信社贷了一笔钱,但后来他看银行一直不催收,也就抱着侥幸心理,不去管了,没想到他当时的款子到期后,一直没有主动偿还,也没有主动到农信社办理延期手续,银行确实一直没有催收,但这笔账却一直都在,于是银行按照贷款到期后,原贷款利率上浮30%-50%的规定,一直计算着利息,等到现在10多年过去了,银行系统升级,很多老账旧账都被翻了出来,而这个叔叔当年的侥幸心理也为他带来了几倍贷款的偿还。
在这里必须说明一点,多年前你借银行的钱,若一直没还银行也没催收,并不代表这笔账会消失,公家的钱并没有那么好吞的,抱着侥幸心理不去主动偿还,极有可能日后会付出数倍的代价。
按照规定,一旦这笔旧账被翻出来,数额不大,银行会依法催收,这个时候就算利息翻了几倍,你也只能“自认倒霉”;如果数额特别大,银行会付诸法律形式起诉,甚至报警以诈骗罪逮捕你。
所以,一笔当年农信社的旧账,你贷款十多年未偿还,银行也未催收,并不代表这笔钱会被遗忘,更何况这里有个前提条件,就是银行或许会因粗心忘记,但借款人却实实在在的记着当年的贷款。所以出现问题,借款人付出的代价可能超乎想象,借债还钱、天经地义,任何人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文/阿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在农村信用社贷了款,十几年了却没有人来催款,这是为何?不少朋友看到这个问题应该都会觉得贷款此人“不地道”,贷了款不主动去还,还要等着银行催。那么银行为何会出现不来催款的情况呢?
农村信用社应该说是农村人最熟悉的银行了,十几年前家里人存钱一般都是去农村信用社,就算是到了现在父母还是只认得农村村信用社。过去在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农村人也是不少的,农村信用社也经常会有一些小额贷款帮扶农村人脱贫致富。虽然说农村人很淳朴,但是总少不了一些不那么“淳朴”的。
大多数去银行贷款的农村人多少都是一些比较有文化的,要不然就是家中有亲戚在银行工作的。不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很少会想到去银行贷款的,像本人的老父亲,但现在还不用银行卡呢,他总觉得没有存折安全、方便,更不要说让他去银行贷款了。
能够去银行贷款的农村人,在村里面一般也是属于比较聪明的,这些从银行贷款的人很多是为了做生意投资,既然是搞投资了自然是会有风险的,有些自然是赔了钱,就没办法还上贷款了。如果是再遇到一些脸皮厚的老赖,银行不催款他们就不还款。而有些不还款的直接就是死赖着就不还,当初贷款的时候就没想着要还贷款,自然更是不会主动去还款的了。
至于很多朋友说的银行为何不会来催款,个人认为这其中可能有些是因为过去农村贷款的审查没有现在严格,并且当时的信息保存可能不够完整,导致极少数贷款信息找不到了,也就出现一些贷款没有被催还款的情况发生。还有一些原因是可能存在一些贷款过程操作不合规等问题。
不过对于这样的情况大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银行现在没有来催你还款,但是不代表日后就不会来催你。现在本人老家这边每个一段时间就会在网上公开一些不还贷款的人的个人信息,将这些失信人公布于众。对于一些严重的情况还会受到法律的处理。所以说在贷款的时候就要清楚的知道,这笔钱是要还的,不要想着投机取巧蒙骗银行。(三)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些人在农村信社贷款过了十多年,银行也不催还款,原因是很复杂的,最有可能的还是信用社相关资料遗失。
农村信用社的历史也算较长,最早是人民银行在农村网点改造而成的,时间是上世纪50年代。在近70年的时间里,也经历了多次的改制,虽然其宗旨一直为“农民在资金上互帮互助”,但实际上农民在其中的占股并不多,经济多轮改制之后,农村信用社的地方特征明晰,一般是省联社管理县联社。目前,信用社又逐渐向农商行、城商行转化,可以预见管理将更加规范。
由于体制改变进行了多次,这中间的衔接自然可能不会无缝,所以贷款信息的遗失,一方面是管理水平的原因,另一方面还有历史原因。
以前信用社都是手工操作,基本上贷款信息都是纸张记录,这种资料一不小心就会“遗失”,当然,这种“遗失”不是真的找不到原始凭证,而是信用社工作人员,不愿意去干费力不讨好的事,把这些资料丢在墙角旮旯,一般人找不到。另外,更大的可能是因为人员更迭,有的资料再查找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上一篇:新人结婚在城市酒店摆喜酒,放一串鞭炮,如果被罚500块,你还愿意放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