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少年受贫不算贫,老来得福方为福”,这民间俗语观念正确吗?
少年,人生,就会“少年受贫不算贫,老来得福方为福”,这民间俗语观念正确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句话和“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差不多意思,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如果挥霍了青春,到年老时,青春定会负你;当然,莫欺少年穷,每个人都从年轻路过,走向年老的结果也不尽一样。有人徒伤悲,有人暗蹉跎,同样也有人老来富。总之,选择不一样,过程不一样,人生结果也不一样。
选择很重要,努力很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往今来,不论曾经的帝王将相,乡绅富户,还是到如今的高官贵族,乃至社会名流,都在前仆后继共同演绎各种版本兴衰成败的故事。究其原因是符合“富不过三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生定律,还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老子告诫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大学开篇明旨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把完善道德作为人生至境。那句“要做事,先做人”此言不虚啊!
古圣先贤,那些充满睿智、智慧的警诫示语言如浩海瀚洋。概人本身就是一个善恶的结合体,只有时时荡涤自己的心灵,净化那些“恶”的观念,才是确保“歿身不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莫欺少年穷,莫嫌老来丑。我想这句话作为国人应该很多人都知道。人生的经历和阅历认知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当少年时家境与在外因素都局限性的受制约时,读书求知就作为是自己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了。所以个人认为这也是新中国成立来第一二批大学生都是操守和学识都是很高的原因。少年有的是那股改变自己的傲劲,所以才有了莫欺少年穷那么一说。老来福自是更好理解。先天生成的是父母基因。后天养成的是一个人的气质和修为。经过年岁的沉淀,气质与修为就像成年的美酒一样随着时间的增长也会增长。自然年老以后修为越好福满自来咯。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可能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少年贫不算贫主要是说贫穷给年轻人提供了很多的逼迫与发挥自身潜能的空间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老来得福指在年纪大的时候有福气,比如老来得子,家庭富裕!这两句话不矛盾!
上一篇:不愿和别人多说话,不愿主动去工作,不愿在单位当一官半职的人会是什么心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