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保险公司理财产品保底利率可靠吗?会下调吗?
利率,理财产品,收益保险公司理财产品保底利率可靠吗?会下调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能下调的是保底以上部分收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保险公司主要是以保障为主,保险属于理财规划的一部分,关于保险收益方面要看清合同条款和年限,另外要注意看有没有其它附加条件 ,保险一般都属于长期的保障性的投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明确是保底,应该没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保险公司理财产品若是合同里有保底的条款,而你完全相符合,那就没问题,一般合同内写明不随市场利率变化而调整的,就不会下调。
曾几何时,保险这一个朝阳行业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烂了,招聘的基层销售人员是三教九流、五花八门,从高学历专业人员到大街上卖菜摆地摊的均有,一支思想都不统一的乌合之众想打好仗可能么?对于社会来说,这么一支销售团队,一没有专业性,二没有职业素养,三是啥人都可以干的行业,怎么让人信服,题主的怀疑非常正常,因为他们的产品连其销售人员都弄不明白,却在向你推销,表达的意思也是所谓的专家给他们讲述的重点以及诱导他们去联想一些美好内容,到了购买人那里早就变味了,已经严重偏离该产品的实际内容,给人造成一种被骗的感觉,产品也许是好的,误导也是存在的,这就是人们听到保险后,明明感觉应该购买却又反感讨厌的现状。
曾几何时,和金钱有关业务通通称为理财,听上去那么的高、大、上!好像购买了理财产品,自己的钱就会保值、升值,就会有了较高收益的利息收入,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逐步渗透到社会上乌七八糟的某某投资理财公司……同保险一样,理财也把自己搞得臭名远扬了。
曾几何时,公募、私募产品铺天盖地,做为理财的高级专业组织机构,各种理财基金产品让人琳琅满目、眼花缭乱,本来很好的高端理财方式,变成了大街小巷只听投资,实际上不闻收益的东东了,购买了这些产品的不知赚到较高利息的又有几个人,在总投资者中有较好收益的占比又如何?
曾几何时,银行业不把自己的存、贷款主营业务搞好,都让马云来改变银行,却大搞特搞各种理财产品、保险产品;保险业不好好开发、细化保险产品,却在大搞特搞加了保险两字的保险理财产品;证券业不把证券市场规范作为重点,从上到下力推各种明目的公募、私募理财产品;市场上的各种理财公司也顺势而为,诸如金河投资、善林金融等性质的私企遍地开花,谁赋予了这类骗子公司融资的实际行为?还都是等搞大了,等出现问题了才……
曾几何时,简单的金融市场本可以逐步开发、丰富,现如今的丰富,却是铺天盖地的理财产品,与钱有关的不管啥名堂都追加理财二字,这是随便可以加上的么?也不怕玷污了理财真正的内涵本意,从而形成给人一种金融市场到底怎么了的疑问❓如今,感受到了政策面加强了市场规范的管理,明显感觉到了一定的管理力度,为此感到一丝欣慰,但市场上还是存活着一些看上去名正言顺的财富公司,在用具有私募等资质的名义,销售着说不明、道不清的各种所谓理财产品,比如炒黄金的理财业务,实际上具体在哪里可以操作参与,国家都有明文规定,但是市场上还是有公司在炒作所谓的伦敦金等产品,网络上还在谈论所谓的比特币的价值,一个没有国家主体的虚拟数字,也敢称为货币,还虚拟货币,叫啥都是浮云!
至今,网络上各种荐股信息尚存,对于国家严令禁止的行为竟然还有存在,搞不明白,是管理者没有看到,还是因为民不告官不纠呢?特别是荐股电话不分白天黑夜、不管你是否业务繁忙、不理会你是否方便接听电话,随时随刻都有可能拨通你的电话,最近两个月较之前更甚,让人厌烦!
逐利是所有企业及资本甚至个人的意愿或追求,但请记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望各行各业,不要忘记你们的主业,不要忘记你们在社会上的主要功能,不要忘记你们的历史使命,担负起该担当的,放弃什么混业经营管理的理论(现阶段,这样只能扰乱市场),还金融市场一个清净、规范、安全的氛围!
上一篇:促使你们创业的真正动机是什么?你是被动创业还是主动创业?心理承受力与创业结果的关系大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