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曹操一向惜才,为何从未向诸葛亮伸出橄榄枝?
刘备,他的,荆州曹操一向惜才,为何从未向诸葛亮伸出橄榄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觉得 曹操很明智 诸葛亮是有政治抱负的 他是高于谋士的存在 刘备能给的 曹操给不了 也不能给 两人内心都清楚 所以没有必要做没有结果的事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操没有向诸葛亮深处过橄榄枝,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诸葛亮的名声并不大。第二:诸葛亮的架子太大。第三:诸葛亮不在曹操统治区内。
曹操一直十分重视人才,对于人才百般包容,甚至连背叛过自己的人才,也能够加以任用。《三国志》记载,吕布偷袭兖州的时候,曹操对将领们说:唯独魏种不会背叛我。曹操话音未落,侦察兵就传来了魏种投降的消息,曹操愤怒的说:臭小子你就算是跑到大海边,我也要把你抓回来。后来曹操平定了兖州,却没有处置魏种,还对旁边的人说:他是一个人才!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多次发布《求贤令》,招募人才来唯我所用。
然而接受曹操招募的人才,要么是名声在外的名士,要么是毛遂自荐的人。曹操从来不会去请人才,更不会去请名声不大的人才。在《隆中对》的前面,有关于诸葛亮的详细介绍。《隆中对》称诸葛亮经常把自己比做管仲和乐毅一样的人物,当时的人都不相信他,只有崔州平和徐庶等人同诸葛亮走的比较近。这段记载说明,当时的诸葛亮名气并不大,大部分人都不信任诸葛亮,认为他是一个喜欢自吹自擂的无名之辈。曹操手下谋士众多,都是天下有名的名士,曹操肯定不会专门去请年轻无名的诸葛亮,除非是诸葛亮亲自来投奔。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然而诸葛亮的架子却非常大,用徐庶的话来说:诸葛亮只能主公亲自去请,才有可能出山。曹操一生从来没有请过任何人,郭嘉和程昱都是曹操下诏征调过来的。荀攸和荀彧都是主动投奔的,其他的谋士也无外乎这两种情况,让如日中天的曹操,低声下气去求诸葛亮出山,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诸葛亮在荆州境内,不在曹操的统治区内,曹操也不具备请诸葛亮的条件。荆州刘表和曹操的关系一直很紧张,曹操如果下诏书召见诸葛亮,诸葛亮肯定不肯,如果冒险去荆州请诸葛亮,恐怕会把自己搭进去。
这样看来,不是曹操没有给诸葛亮深处橄榄枝,而是诸葛亮的条件不够优越,不足以让曹操主动深处橄榄枝。刘备之所以会放下身段请诸葛亮出山,是因为刘备本身缺乏谋士。假如刘备集团像曹操集团一样人才济济,刘备也绝不会放下身段去邀请诸葛亮出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传说曹操爱才如命,那为何有人说他一生都没有向诸葛亮抛过橄榄枝?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三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史程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特殊时期,上承东汉下启西晋,当时的曹魏、蜀汉、东吴政权独立,三分天下。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击败,三国鼎立的苗势初显。因为一部经典的电视剧《三国演义》,再加上书本中的精彩描述,让大家对于三国时期的很多人和事都知晓很多,尤其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典故更是老少皆知。当时抱着雄心壮志的刘备求贤若渴,放下身段,三请诸葛亮出山辅佐,最终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恳打动,不畏乱世,依靠自己的才智助刘备夺得天下,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为了刘家父子鞠躬尽瘁,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他的出现也改变了一个时代的命运。
看到这里就有很多网友纳闷了,在三国之中,一代枭雄的曹操同样是位爱才如命的人,他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远远胜于刘备,听说了徐庶的才能,马上就想方设法把徐庶弄回自己的阵营,听说太史慈才智天下无双,转身就给太史慈寄信请才,还有关羽就更不用说了,曹操更是做梦都想挖过来做自己的左膀右臂,就连痛骂过他的谋士陈琳被俘后,都得到曹操的重用,真正的做到了爱才如命,因为他的惜才爱才,引得很多有才之士投到了他的麾下。可让人想不通的就是野心勃勃,试图一统天下的曹操为什么就没招揽名声在外的诸葛亮出山辅佐呢?就连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他都极力争取过,却为何没有向诸葛亮抛出橄榄枝呢?难道他不知诸葛亮是个“多智近妖”的智慧大神?如果能把诸葛亮争取过来,无疑给自己的阵营带来绝对性的优势,如今让刘备抢了先机,身边多了诸葛亮的谋划,就不怕以后的战局对他不利吗?
小编认为,曹操那么精明透顶,旁人能想到的,他也一定能想到,之所以不请不用诸葛亮,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原因一:曹操身边不缺能人志士,根本就没打算请诸葛亮。
早在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时,人家曹操在江湖上就已经混迹多年了,身边早已人才济济,像贾诩、荀彧、郭嘉、程昱、刘晔这些人的能力都很厉害,已经能满足曹营的人才需求,所以在曹操看来根本不用再请什么多余的谋士了,且曹营中谋士无数,而诸葛只是个内政高手,对于曹操,既然没这个想法,也就不存在去招揽诸葛亮。
原因二:曹操“不识货”,没能料到诸葛亮是支潜力股。
曹操认为,当初诸葛亮刚出山的时候,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子,根本没什么实战经验,也不知道这人靠不靠谱,虽名声远扬,但完全可能是靠相互传言吹捧,老谋深算的曹操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自然不愿意冒这个风险。后来诸葛亮用自身实力证明了超强的能力,在刘备那里混的风生水起,等到曹操意识到诸葛亮的实力时,已经追悔莫及了!
上一篇:大家回家的票都抢到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