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曹操一向惜才,为何从未向诸葛亮伸出橄榄枝?
刘备,他的,荆州曹操一向惜才,为何从未向诸葛亮伸出橄榄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不是反对曹操称“王”,郁郁而死,这个曹操口中的“吾之子房”应该是三国第一文臣。
2、荀攸
荀攸算计周密、为人低调,且计谋百出,是曹操的“谋主”,深受曹操器重。生前设奇策共十二计,可惜已经遗失,后世甚是遗憾。
虽在内政方面不如诸葛亮,但在军事谋略上比诸葛亮要强。
3、郭嘉
史载其“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大为感叹,如果郭嘉还活着,绝不会让他吃这么大的亏。
可见,郭嘉的本事有多大,生前都是在关键时刻屡献奇谋,甚至决定战争的成败,曹操也对他言听计从。最夸张的是,他能在千里之外“算死孙策”,成为历史之谜,如果他不早逝,是个能改变三国历史进程的大才。
郭嘉比起诸葛亮,内政上可能差很多,但智计上绝对碾压诸葛亮的人物。
此时,曹操手下还有许多三国顶级谋士如程昱、陈群、刘晔、戏志才、许攸、司马懿……论起知名度要比当时的诸葛亮都高,曹操日理万机,怎会为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子多费心思呢?
名声大显,再无机会
诸葛出山后,既定下“联吴抗曹”之策。赤壁战后,让曹操知道了周瑜的能耐,也知晓了诸葛亮的本事。但此时,曹操并没有觉得诸葛亮能有之后的成就。
先前与诸葛亮交好的徐庶投奔与他,并没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并不是三国演义中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渐渐地泯灭在曹魏谋士的“豪华天团”中,只有在曹丕称帝时,才出来露了个脸上劝进表,那时也不过是个中郎将。
一个和徐庶差不多名气的小子,大概能力也差不多吧,曹操想到这,也不会再花心思去挖人。此时,诸葛亮是刘备军师(第一谋士),曹操能给他什么位置呢?比以上说过的几位高吗?绝不可能!给一个徐庶差不多或略高的职位,诸葛亮也不会来,还是算了吧。
若干年后,刘备不听诸葛亮之言,夷陵惨败、白帝托孤,诸葛亮成为蜀国丞相,真正的主宰时,曹操就更没有机会了。
说了那么多,还不能忘记最关键的一点。诸葛亮是个很忠心的臣子,大概在出山之时,就已经打上了刘备的烙印,这一生都不会再改投他人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爱才不等于全盘接纳,也不等于没有立场没有原则。我认为曹操没有向诸葛亮抛橄榄枝是对的。
01
首先,诸葛亮拥立正统汉室的思想就决定了他与曹操势不两立。诸葛亮匡扶的只能是刘姓族人,刘备既有大义,又是正统,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仅仅从立场上来说,曹操与诸葛亮之间就有着不可逾越的天然鸿沟。曹操没有必要去热脸贴冷屁股吧?人家好歹是个政治家,也是要面子的!
02
再说曹操。曹操爱才惜才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笼络人心了,换句话说,曹操的爱才惜才不是他的目的,而是他的手段。他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这些人才更好地为他效命。这时肯定有人问了,刘备和孙权难道不也是如此?
但曹操与他们的区别就是,曹操本身就是一个文韬武略兼备的人,这样的人心高气傲,而且易生嫉妒,其所作所为多少都有点……可以算作是虚伪吧。
也许诸葛亮早就看透了曹操虚伪的一面,因此对曹操总是持完全相反的立场。
但另一方面,我认为诸葛亮之所以对曹操有如此大的偏见,其根本原因在于两人其实都是同一种人,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虚伪,都有旷世之才,所谓同性相斥,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明未出山之时,只在荆襄之地扬名,在曹操取得荆州之前,刘备先其一步用复兴汉室之志愿和一而再,再而三的诚挚邀请下出山了。
还有,哪个智缺儿说的曹操一生都瞧不起诸葛亮还称呼他为村夫的?
让他站出来,我保证不锤爆他的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诸葛亮投刘备时,还是一个年轻人,没有政治履历,也没有合适的舞台展示过自己。所以曹操很有可能没有听说过诸葛亮这个人。
当时曹操平定北方袁绍,战将千员,谋士如云。不大缺一般才能,年级轻轻“人才”。
诸葛亮如果投奔曹操,也不一定得到重用。得不到锻炼,也就成长不起来。
相反,诸葛亮在人才匮乏的刘氏集团,得到重用,物尽其用,得到合适舞台锻炼,才有后面的大展宏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地看,曹操确实爱才如命、惟才是举,正因如此,曹操才从一不起眼的下级官员发展为十八路诸侯之一,继而在官渡之战战胜袁绍,统一北方,这与曹操本人雄才大略、爱惜人材又知人善任有重要的关系。当时,曹操的活动区域在洛阳、许昌、山东(青州)等,主要在北方,北方的人材如荀彧、郭嘉、许攸等,皆为曹操重用。诸葛亮虽有卧龙之誉,然其当时避乱世而躬耕南阳,接近江南之地,古时通讯落后,曹操未必知道诸葛亮,况且时年尚轻,其经天纬地之材,未必令人信服,况曹公乎?曹操无论在当时(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还是在现代评价都很高的(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比诸葛亮还有名气(后者只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家),诸葛亮的如雷名气只是被三国演义夸张了N倍被神话而已。所以,不能怪曹操不爱惜诸葛亮这个人才。
上一篇:大家回家的票都抢到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